金朝 :李俊民
拟将唾手取封侯,世事那禁种种愁。未可搏他冯妇虎,终须享此景升牛。
但知勿剪甘棠在,莫为难图蔓草忧。自古贵人天所予,定教名字到金瓯。
平水八咏 其五 汾水孤帆
古渡无人鸟迹多,眼前历历旧山河。片帆不是秋风客,谁向中流发棹歌。
辛丑中秋夜与用亨汉臣济之君祥子昂仲宽及诸同志聚饮于学宫阴不见 ...
莫嫌胜日燕游频,且慰寒窗力学勤。白也停杯将问月,退之利剑欲开云。
清光难比秋三夜,痛饮何辞酒百分。况在頖宫思乐地,与君共采水中芹。
吊王德华
衰鬓愁添镜里丝,流年恰及梦丝蓍。可怜白日佳城地,正值黄杨厄闰时。
抚柩恨深元伯母,负薪情惨叔敖儿。髑髅不识生前乐,枉却招魂费楚辞。
闻捷音招王德华吴天章等出山
红尘一骑报平安,知是元戎小队还。且喜好音来汴水,仍将旧事问潼关。
横云自护车箱涧,落日空衔箭筈山。只恐膏肓归不得,早随春色到人閒。
戏武夫韩公 其二
结柳未送穷车,弊衣先入歌院。虽得萧何指踪,难与老子同传。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四 梦
物外日月忙,人閒忧患长。休谈梦中梦,万古一黄粱。
集古 谩书
已共红尘迹渐疏,画檐愁见燕归初。
无端有寄闲消息,肠断萧娘一纸书。
吊曹庆之
杯酒中间气沓拖,从教千丈起风波。丝棼世事无一可,花落人生得几何。
休向棘林长夜哭,试听蒿里送行歌。岂容身后钟君在,阿骛如今嫁者多。
周昉内人图 其九 览镜
不教朱粉污天真,长对菱花顾影频。但把蛾眉埽来淡,尚嫌不似虢夫人。
集古 送客之南宫
萧萧风竹夜窗寒,书剑催人不暂闲。
对酒已成千里客,断肠声里唱阳关。
许司谏醉吟图
席地风光引兴来,不辞白发被春催。眼前有句贪拈掇,闲却梨花树下杯。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八 笔
不见中书君,不闻老成人。为君作佳传,继者皆尖新。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 鱼
华亭载月船,长安遮日手。一网腥城市,吾于尔何有。
送参谋刘君祥 其一
寂历书斋独坐寒,白头羞见雪中山。虚名得失蜗争外,浮世荣枯蚁梦閒。
半夜朔风催客起,几时新月望君还。鹤鸣林下无人共,何处烟霞不可闲。
和筹堂送迎偶得 其三
画手从来说范宽,何如著眼看真山。天公不欲山无主,分付筹堂好处闲。
代乐仲和张温甫处督米
未必书生气尽寒,食常不足为居闲。清于孺子沧浪水,瘦似诗人饭颗山。
欲向田文弹铗去,恐因丘嫂颉羹还。闻君自有江湖量,肯为枯鱼少破悭。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四 隐
孔负二宜去,嵇知七不堪。青山休老地,佳处是终南。
群鼠为耗而猫不捕
欺人鼠辈争出头,夜行如市昼不休。渴时欲竭满河饮,饥后共觅太仓偷。
有时凭社窃所贵,亦为忌器不忍投。某氏终贻子神祸,祐甫恨不猫职修。
受畜于人要除害,祭有八蜡礼颇优。近怜衔蝉在我侧,何故肉食无远谋。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纵令同乳不同气,一旦反目恩为雠。
君不见唐家拔宅鸡犬上升去,彼鼠独堕天不收。
和平太行路韵 其四
自古太行天下险,纵令禹凿不能平。寻常著脚无安处,何况羊肠路上行。
襄阳咏史 其十三 关将军庙
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盖得将军。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530篇诗文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七 寿
平水八咏 其八 西蓝夜雨
周昉内人图 其五 剪爪
集古 十日遣兴
集古 对花
和平太行路韵 其三
和新秋
襄阳咏史 其三 戍逻垦田
和子荣悼恒山韵 其一
集古 夜饮
掷笔台
申元帅四隐图 其二 陶渊明
集古 其一 老将
听乐
宿村舍 其四
集古 闻角
示侄辈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五 鸥
和平太行路韵 其二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七十七 笑
襄阳咏史 其十七 刘表祠
集古 感征夫家
和述怀 其二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六 武安君庙
糟笋
和即事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九十九 炊
集古 其一 赠别
戏北台孙讲师仲远
和杨之美韵
与奉仙观道士元明道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四 射
襄阳咏史 其四十 堕泪碑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七 呼鹰台
襄阳咏史 其十 酂城
襄阳咏史 其五 汉高庙
剥莲蓬
集古 其二 寄情
用赵之美留别韵 其一
襄阳咏史 其六 光武庙
集古 十日对菊
集古 梅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八 卜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二 夫人城
乱后寄兄 其二
集古十二首 其五
再赴阳城用前韵别茂卿子云正之
又用济之韵赠子昂
庙学落成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九十六 蚕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九 渔
司谏许道真徵复图
沁园十二咏 其十一 意在亭
集古 其一 感旧
宽张文玘
戏杨成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