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声声慢(木犀)
和近思二首
次韵甫西山之咏
临江仙(次李伯纪韵)
再游龙潭
临江仙(次韵叶少蕴惜春)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 ...
一壑翛然听雨眠,君来着语破云烟。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多一指,学人正自少三拳。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
秋居杂咏 其二
薿薿庭前林,离离夹中道。灵柯结繁阴,颜色四时好。
岂无霜雪侵,不改凌云操。缅怀壮士心,雅契幽人抱。
如何方寸摇,悬若风中纛。吾庐偶与邻,聊拟七松号。
水调歌头·安石寓丝竹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题大儒寮小阁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小云堂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点绛唇 奉酬富季申
剪剪疏花,托根宛在长松底。蔓柯相倚。便有淩霄志。
丹凤忽来,小队迎秋起。留无计。待公归侍。重与分红翠。
秋月回文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蓦山溪(次李伯纪梅花韵)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感皇恩(学士生日)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留题鉴远楼三首
花心动(七夕)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五石·阴壑
和颖仲山行即事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十样花 其六
次韵学士兄春日谩成
留题材曾丞道堂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次韵岩起晓晴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仪真道中 其二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 其二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和少章罂粟汤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十样花
晚步独至西三首
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和近思 其二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独乐堂
寄题泾川刘子先逸轩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席上次邵文伯颜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再用王才元少师韵
山门晚归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庚申季冬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诗次韵
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韵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过留侯庙
次韵陈蹈元见和之作
感皇恩(端礼节使生日)
清平乐(春晚)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赠硕夫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