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游龙潭
宿扬州城外
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水龙吟 上巳
化工收拾芳菲,晕酥剪彩迎春禊。江山影里,泰阶星聚,重寻古意。
曲水流觞,晚林张宴,竹边花外。倩飞英衬地,繁枝障日,游丝驻,羲和旆。
云避清歌自止。放一钩、玉沈寒水。西园飞盖,东山携妓,古今无愧。
闻道东君,商量花蕊,作明年计。待公归,独运丹青妙手,忆山阴醉。
十样花 其四
陌上风光浓处。忘却桃源归路。洞口水流迟,香风动,红无数。
吹愁何处去。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清平乐(登第)
发光林寺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昂霄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
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有意谢轩冕,无计避嫌猜。
静中乐,山照座,月浮杯。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
只恐天催玉斧,为破烟尘昏翳,人自日边来。东阁动诗兴,莫待北枝开。
秋晚十咏·多病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李德修提举挽诗
和表之清阴亭作
秋月回文
硕人赵氏挽诗二首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赠硕夫
山游遇雨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次韵岩起绿萼梅 其二
翁尉以诗送莲并酒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再用王才元少师韵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饮酒 不寐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驾还观灯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席上信笔六首
小重山(学士生日)
群玉五咏 其二 勃松庵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
送赵二十一观罕独中迎亲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次韵子才汤泉出浴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 其二
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韵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复用前韵 其三
葵藿倾太阳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其一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感皇恩(学士生日)
杯渡塔
翊善余公挽诗二首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题张仲宗鸥盟轩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过岳冠山二首
蝶恋花(西山小湖,四月初,莲有一花)
五石 其四 碧涧
十样花 其六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 其二
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