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赠硕夫
渡江二首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一夜翻河落瓦沟,平明山霭欲全收。正疑础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
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缑仙勇于诗,若醉得全者。百川供微吟,不复事杯斝。
五车载胸中,万卷生笔下。一一成丹青,遇物辄图写。
昨朝紫宸班,裳佩杂鱼雅。捷书来九天,为遣雨师洒。
公时青绫卧,逸思动秋野。霜风助凄清,露月供容冶。
坐令续貂人,得语若乖寡。犹如策疲驽,倒步逐风马。
未施历块功,相望倚天社。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仪真道中三首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其一
一叶扁舟漾广津,无心鸥鸟远亲人。蘋蓼岸,静投纶,危坐初无一点尘。
送硕夫赴试礼部
词垒新收汗马劳,冲寒意气九疑高。上书北阙真馀事,拄颊西山须汝曹。
世虑薰心工制锦,时名唾手看连鳌。哦君剩欲传衣句,为解千牛绿绮袍。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秋居杂咏十首
卢橘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寄题泾川刘子先逸轩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临江仙(次李伯纪韵)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出门忽见鲤城市,脱尔宁捐一粒赀。就使烹鲜真可口,谁能结网更临池。
斜风送浪回赪尾,浅水平沙走素鳍。勿谓寰中底么魔,三生恩怨不能欺。
春晚舟行 其一
桑椹初生柳叶秾,薰风咄咄逼春工。物华过眼真堪恨,绿发今成一老翁。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自边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送李仲和之泉南其子官所
醉花阴(木犀)
西山雨中独宿寄粹之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和近思 其二
席上信笔六首
席上偶成二首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其二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临江仙 次韵叶少蕴惜春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 其二
天仙子(次富季申韵)
诸公送行分韵得驱字
春日即事 / 次韵春日即事
游梅坡席上杂酬 其二
筠庄亭轩皆以筠名学士兄有诗次韵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日出德甫席上作次韵二首
次韵林褎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二首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夏日小集池上韵明甫之作
筠矶待月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复用前韵 其三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次韵向伯薛侍郎
虞美人(次韵叶少蕴怀隐庵作)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 ...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席上次邵文伯颜
过南泉长桥
寄题陈氏尚遐亭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花心动(七夕)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次韵岩起晓晴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二
阮郎归(硕人生日)
次韵林仲和筠庄
将至泽溪
和少章罂粟汤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蓦山溪(宣城丞厅双梅)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望夜德新弟邀池上酒阑浩歌潮落人散粹之即席
次韵学士兄富阳道中
再用前韵 其三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陪大慈老登古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