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手种南阶竹,关情一纪中。倦游憎眼白,便静脱尘红。
放浪渊明酒,浮游禦寇风。吴霜鬓如许,何处觅还童。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征衫一着宛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
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次韵颖仲兰室这什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次韵学士兄富阳道中
点绛唇 奉酬富季申
剪剪疏花,托根宛在长松底。蔓柯相倚。便有淩霄志。
丹凤忽来,小队迎秋起。留无计。待公归侍。重与分红翠。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醉落托(同前)
声声慢(木犀)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 其二
榜亭居士泰饶舌,不放老禅藏好山。君来重说七言偈,幽事与我长相关。
降虎峰慧兹塔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早入昭亭与同游散步山中自樵至水滨路穷还僧
再用硕夫韵 其二
北窗攲卧风引裾,静看燕雀沿阶除。攀缘已断蚁旋磨,结习尚存鱼蠹书。
一区未办扬雄宅,驷马不过渊明庐。苍松翠竹湖边趣,至乐岂在真知鱼。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其二
病眼逢花不忍窥,飞奴走送已嫌迟。定知着意怜纤瘦,不放春心落别枝。
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韵
疏林远墅见秋毫,破晓阳乌羽翼高。湖面平于开匣镜,山棱光并发硎刀。
闭门听雨宁论日,散策寻冈莫数遭。世上几人能避俗,簿书堆案想官曹。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一
三年袖手卧江滨,着眼终成出世人。笔下风云作时雨,胸中丘壑作阳春。
买山尘外曾相见,漉酒愁边情更亲。惜取风骚等闲句,他时密膝咏臣邻。
发光林寺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次韵岩起绿萼梅
绍兴已未发临安偶成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 其一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
花心动(夫人生日)
沁园春(寄张仲宗)
浪淘沙(连鹏举坐上次康平仲留别韵)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秋晚十咏·倚杖
小云堂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春晚舟行 其一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岩起录云次韵张干佳什辄和寄之以道山居之况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再用前韵 其三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次韵郎中弟见寄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醉花阴(木犀)
似表弟之钱塘约岁前归愆期不至以诗寄之
宿光林怀少章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将至泽溪
葵藿倾太阳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浣溪沙(和蒋丞端午竞渡)
留题材曾丞道堂
题子阳监丞见一庵
五石·群玉峰
阮郎归(硕人生日)
翻阳四望亭观雪
五松寺
席上偶成二首
承天寺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次韵陈蹈元见和之作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
寄题翠樊亭
卢橘
次韵林仲和筠庄
过岳冠山二首
浪淘沙(林仲和送芍药,再以词为寄,次韵谢之)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十样花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