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绛帐初开识马融,尊罍聊共落新宫。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花心动(七夕)
秋居杂咏 其六
颙颙集癯仙,娟娟罗静女。孤标与秀色,翛然出环堵。
我来三二月,离立仅成伍。及秋新梢敷,接叶庇风雨。
一日不可无,幸兹共寒暑。高枝有垂赏,鸣凤在何许。
和近思二首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久雨二首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滴滴金 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铁。化工剪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
长鲸一饮宁论石。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宿扬州城外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信手翻书老更便,卷书觅酒便颓然。一生百斛无馀事,只有残编未忍捐。
春送杨彦侯赴试建阳用曾南丰湖水碧韵
次韵岩起晓晴
席上偶成 其一
群玉装成宝璐垂,月扶疏影上馀杯。莫言一醉驱愁得,载酒须来一百回。
宿光林怀少章
翁尉以诗送莲并酒
不复西河叹踽凉,真成仙吏隐襄阳。一生可了酒供座,千顷平铺花绕塘。
皓腕折香遮老眼,长须洗杓荐新尝。肯分臭味同衰朽,好语犹惊得夜光。
月夜携家筠庄露坐池上分韵得谁字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葵藿倾太阳
次韵赵青之水口道中
秋晚十咏·多病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五石·群玉峰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苦早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留题材曾丞道堂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玉山道中有感二首
李德修提举挽诗
一寸金(尚书生日光州作。光州芍药甚顺,尚书为品次图之,故未句 ...
秋晚十咏·暝坐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水调歌头 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陪大慈老登古院
念奴娇(癸卯亲老生辰寄武昌)
山游遇雨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有似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席上偶成二首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再游龙潭
赠朱少章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和近思 其二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送李仲和之泉南其子官所
降虎峰慧兹塔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 其一
仪真道中三首
瓜步阻风作
卢橘
秋居杂咏 其二
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早入昭亭与同游散步山中自樵至水滨路穷还僧
寄题翠樊亭
复用前韵约蹈无顾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小云堂
赠硕夫
大暑久不请谒登南楼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二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 其二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岩巃寺
次韵薛万象亭
再用硕夫韵 其二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夏日邀客饮月下偶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