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李德修提举挽诗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
邵文伯得玉兰於昭亭持以见遗因求诗为作长句
郭君建挽诗
夏日邀客饮月下偶作
水调歌头 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群玉五咏 其二 勃松庵
留侯帷幄勋,平勃未足数。晚从勃松君,雅志在轻举。
公今卜真游,百蕴未一吐。古来贤达人,不必同出处。
那知无心云,解作及时雨。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
天仙子(次富季申韵)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再游龙潭
次韵邦直通判少尹题普现堂见简之什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杯渡塔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席上偶成二首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饮酒 不寐
不寐苦长夜,起看天未明。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
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南飞多过雁,早寄靖边声。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次韵学士兄富阳道中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江神子(临安道中)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卢橘
和近思 其二
寄题芜湖韦深道所居二首 其一 寄傲轩
题大儒寮小阁
席上信笔六首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增植花木以诗促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游龙潭
六月四日饭石六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
仪真道中 其二
望夜德新弟邀池上酒阑浩歌潮落人散粹之即席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闲诗有怀有似
清平乐(登第)
寄枢密富丈
秋晚十咏·客至
李德脩提举挽诗
次韵林仲和筠庄
感皇恩(次韵尚书兄老山堂作)
十样花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归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昆仲待月山亭取酒共饮 ...
葵藿倾太阳
五石·碧涧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於福唐见贻这什
渡江二首
声声慢(木犀)
十样花 其六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宿光林怀少章
知郡郑公挽诗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
喜晴再用闲字韵
临江仙(杏花)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用硕夫韵述怀二首
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叶璵云谷碎冰散步
次韵岩起晓晴
再和见示绝句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阮郎归(硕人生日)
石草蒲
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会饮得助这分韵得千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