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春风楼阁燕需颁,歌近云霄挂魄寒。翠羽钗光辉蜡炬,紫霞杯影动雕盘。
天心首庆三时乐,国步知同九鼎安。午夜烛龙明别观,传呼犹许万民看。
花心动(夫人生日)
五石·群玉峰
醉花阴(木犀)
蝶恋花(拟古)
五石·阴壑
陪大慈老登古院
林影横榰折脚床,禅翁唤我坐床阳。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椀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
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一夜翻河落瓦沟,平明山霭欲全收。正疑础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
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知郡郑公挽诗
拾芥声名早岁驰,白头有蕴未全施。向来茂草无留讼,是处甘棠有去思。
才术旧闻优少赣,交游剩欲赖当时。谁知沱水歌来暮,翻作西城薤露诗。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 其二
手种南阶竹,关情一纪中。倦游憎眼白,便静脱尘红。
放浪渊明酒,浮游禦寇风。吴霜鬓如许,何处觅还童。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浪淘沙(连鹏举坐上次康平仲留别韵)
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是尝持书招之篇末并以 ...
晴妍入遐瞻,佳处在林樾。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
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舆肩俯清阴,屣齿破苔滑。
坡陀度崇冈,窈窕閟真阙。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
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伤残起孤愤,感物动深悦。
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云冠俨臧护,霓骑想飞越。
灵踪尚储休,爽气亦时发。散花步危坛,引蔓探幽穴。
胎田倘可丹,石髓未成铁。却思棠棣篇,已换桃李节。
雁书当解封,鹿驾定回辙。兹游约重寻,晚笋政堪撷。
虞美人(东山海棠)
蝶恋花(西山小湖,四月初,莲有一花)
用硕夫韵述怀二首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淮阴遇风雨
庚申季冬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诗次韵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秋晚十咏 散策
李德脩提举挽诗
江神子(临安道中)
声声慢(木犀)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花心动(七夕)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次韵林褎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二首
夏日邀客饮月下偶作
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次韵向伯薛侍郎
似表弟之钱塘约岁前归愆期不至以诗寄之
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 ...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醉落托(同前)
西山雨中独宿寄粹之
喜晴再用闲字韵
岩陵道中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感皇恩(学士生日)
题叶子宁林巢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 其二
次韵叶观文游鼓山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秋居杂咏十首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和仲宗判监
承天寺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丈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
五石·水月岩
群玉五咏 其二 勃松庵
和近思 其二
五石·碧涧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 其一
小重山(学士生日)
将至徽川道中花
筠庄亭轩皆以筠名学士兄有诗次韵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次韵岩起绿萼梅 其二
清平乐(春晚)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过岳冠山二首
池亭待月二首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