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征衫一着宛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
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出门忽见鲤城市,脱尔宁捐一粒赀。就使烹鲜真可口,谁能结网更临池。
斜风送浪回赪尾,浅水平沙走素鳍。勿谓寰中底么魔,三生恩怨不能欺。
点绛唇 奉酬富季申
剪剪疏花,托根宛在长松底。蔓柯相倚。便有淩霄志。
丹凤忽来,小队迎秋起。留无计。待公归侍。重与分红翠。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 其一
夜气凝空作暮寒,平明积雪欲藏山。定知连腊连三白,已喜先春见一斑。
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忧民太守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自边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故人千里来,高义动深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南游访知识,气习要百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倘可健。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和小君游灵隐寺
春晚舟行 其一
桑椹初生柳叶秾,薰风咄咄逼春工。物华过眼真堪恨,绿发今成一老翁。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题福唐郡园清必亭
题汪祖义桂林堂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次韵薛万象亭
春日即事 / 次韵春日即事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
仆与公采户曹奉议有先世之契又旧从其伯仲游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十样花 其四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浪淘沙(连鹏举坐上次康平仲留别韵)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秋居杂咏 其六
水调歌头·白发闽江上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 其二
谒金门(寄远)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
次韵甫西山之咏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归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昆仲待月山亭取酒共饮 ...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有似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次韵瑀老空间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石草蒲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一
葵藿倾太阳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韵
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
西山林尉韵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
题大儒寮小阁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将至徽川道中花
山路见梅
虞美人(次韵叶少蕴怀隐庵作)
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其一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邵文伯得玉兰於昭亭持以见遗因求诗为作长句
群玉五咏 其二 勃松庵
水调歌头 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李德脩提举挽诗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 其二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声声慢(木犀)
游龙潭
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叶璵云谷碎冰散步
曹溪道中呈何公显
寄枢密富丈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