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作伴仙翁觅转春,净坊俱现宰官身。兰亭梦想如三月,莲社追游少一人。
雨磴劳君鸣屐齿,风轩为我扫衣尘。应怜野老闻韶后,旋束蔬肠学练津。
淮阴遇风雨
绍兴已未发临安偶成
仪真道中 其二
长天漠漠水连空,云淡风微两两红。南北不知缘底事,一生半落往来中。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虞美人 咏古
上阳迟日千门锁。花外流莺过。一番春去又经秋。惟有深宫明月、照人愁。
暗中白发随芳草。却恨容颜好。更无魂梦到昭阳。肠断一双飞燕、在雕梁。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天封观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
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
次韵才子曹溪道中
秋晚十咏 散策
散策北岗路,牛羊归径深。水穷人小立,山静客微吟。
点点稻花雨,团团榕叶阴。田翁罢争席,明日共幽寻。
再游龙潭
赠浮光王教授
山游遇雨
知郡韩公挽诗 其二
雁塔联名旧,盐车得路先。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西山独步奉怀蹈元
摆脱微官万里来,非关枝上子来催。镜中苍鬓摘还满,花上青春唤不回。
我筑一溪愚似柳,君工五字老於梅。哦诗肯傍水旁径,剩买长瓶为子开。
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
提壶唤新晴,病客春思搅。茶瓯曲肱罢,联屐事幽讨。
叩门探繁香,翠蔓花尚少。却携二三子,深行出飞鸟。
羊肠走鸣泉,凤尾摇寒筱。俯窥万井烟,筇声响林杪。
汤休真解事,煮饼禅坊悄。杯盘生晚涧,落叶风自扫。
眼明玉华阴,桃枝露红小。更倾樽中馀,邀月下云表。
澄江静可鉴,合嶂青未了。石梁接楼居,屋角挂参昴。
谁知人间世,彷佛见三岛。烟尘暗中原,怀抱镇煎煼。
一行瘴海头,岁月不知老。金兰有佳士,相见独不早。
青蒿得长松,颇亦慰枯槁。春风正颠狂,日日被花恼。
欢来即相觅,真处在草草。身名两姑置,有酒为君倒。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题福唐郡园清必亭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
郑尚明学士挽诗二首
早入昭亭与同游散步山中自樵至水滨路穷还僧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迎仙道中二首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春晚舟行三首
题叶子宁林巢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次韵向伯薛侍郎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 ...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岩陵道中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群玉五咏 其二 勃松庵
和少章罂粟汤
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
再用前韵 其三
水龙吟(上巳)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五石·碧涧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声声慢(木犀)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柳梢青(赵端礼生日)
席上信笔六首
十样花 其六
苦早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二
临江仙(杏花)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十样花
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
五石·水月岩
五石 其四 碧涧
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醉落托(同前)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醉花阴(学士生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