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水调歌头 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发光林寺
秋晚十咏·暝坐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 其二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
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垄轻。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复用前韵约蹈无顾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小云堂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寒音珊珊落回溪,脩竹似与长风期。虚声帆影往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
题叶子宁林巢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二
病着先寻丘首地,林松已约野僧栽。他年地下从诸老,何必人间咏八哀。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宁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茶瓯荐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声声慢(木犀)
秋居杂咏 其二
薿薿庭前林,离离夹中道。灵柯结繁阴,颜色四时好。
岂无霜雪侵,不改凌云操。缅怀壮士心,雅契幽人抱。
如何方寸摇,悬若风中纛。吾庐偶与邻,聊拟七松号。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和颖仲山行即事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
将至泽溪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次韵王彦声赠梅公择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感皇恩(端礼节使生日)
寄题翠樊亭
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柳梢青(赵端礼生日)
次韵赵青之水口道中
春日杂咏 其二
归自筠庄得似表弟步高字韵继和
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韵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一寸金(尚书生日光州作。光州芍药甚顺,尚书为品次图之,故未句 ...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粹之载酒南山仆与子媚辈乘小舟烟雨中绝江而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郑尚明学士挽诗二首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次韵陈泰定见赠二首
十样花 其四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席上信笔 其四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春日即事 / 次韵春日即事
秋晚十咏·客至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其二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
仆与公采户曹奉议有先世之契又旧从其伯仲游
喜晴再用闲字韵
次韵旸叔见示伽陀
虞美人(次韵叶少蕴怀隐庵作)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独乐堂
临江仙(杏花)
送陈颖仲赴省闱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二首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和少章罂粟汤
留题材曾丞道堂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 其二
次韵邦直通判少尹题普现堂见简之什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和近思二首
十样花
临江仙 次韵叶少蕴惜春
席上次邵文伯颜
秋晚十咏·多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