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郭君建挽诗
次韵旸叔见示伽陀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宁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茶瓯荐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陪大慈老登古院
林影横榰折脚床,禅翁唤我坐床阳。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椀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次韵学士兄富阳道中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次韵才子曹溪道中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
次韵向伯薛侍郎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次韵子才汤泉出浴
早入昭亭与同游散步山中自樵至水滨路穷还僧
赠浮光王教授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山路见梅
舍弟以诗贷粟邵叔旸次其韵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临江仙 次韵叶少蕴惜春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 其二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一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五石·碧涧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二
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小重山(学士生日)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 其二
醉花阴(木犀)
知郡郑公挽诗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
十样花 其六
翊善余公挽诗二首
秋晚即事三首
浪淘沙(林仲和送芍药,再以词为寄,次韵谢之)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次韵岩起绿萼梅 其二
和刘待制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寄题翠樊亭
知郡韩公挽诗 其二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次韵叶观文游鼓山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
邵文伯得玉兰於昭亭持以见遗因求诗为作长句
奉怀粹戏成
次韵陈泰定见赠二首
岩巃寺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题大儒寮小阁
卢橘
十样花 其四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归自筠庄得似表弟步高字韵继和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 其二
庚申季科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
春晚舟行 其一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群玉五咏·樵谷
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望夜德新弟邀池上酒阑浩歌潮落人散粹之即席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五石 其四 碧涧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