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梁山人归罗浮山

赠梁山人归罗浮山

明代 李时行

昔在罗浮两石楼,逢君身著紫云裘。凭虚共对烟霞酌,握手相期访十洲。

一从归卧丹邱里,沧桑几度更寒暑。碧山昨日事遨游,岂知复值同心侣。

承语青霞旧洞天,药栏丹井尚依然。稚川遥寄餐芝诀,鲍靓兼传紫诰篇。

君今东向罗浮去,乘空直上飞云住。为报蒲仙桂父翁,待予共采三花树。

诗人李时行的古诗

西湖游效曹子建体

明代 李时行

结蘅轺,鼓兰舟,邀朋啸侣西湖游。日华鲜,春气柔,恬风小浪光如油。

倚莎墟,循若洲,仰瞻灵鹫俯龙湫。夹飞虹,缳广畴,桃花的烁柳条稠。

谣丹宫,映朱楼,十二缃帘双玉钩。吐吴歈,发越讴,和鸣箫管杂箜篌。

奉芳醪,荐时羞,主前献寿宾拜酬。会难逢,别易遒,于斯不乐欲何求。

宗丰城侯

明代 李时行

曾趋东阁拜平津,满座图书万象新。日映彤墀仪凤鸟,风高窗省列麒麟。

清尊锦瑟招贤地,铁券金貂报主身。千载皇图磐石固,好将忠赤侍枫宸。

宿归云庵赠敬上人

明代 李时行

烟萝小径通,一室挂云中。树影暗浮水,秋声半在空。

疏钟山际月,孤榻竹边风。竟夜浑无寐,清谈对远公。

行乐过西庄

明代 李时行

行乐莫迟徊,流光暗里催。雁随春燕去,老逐少年来。

花影移歌席,莺声促酒杯。幽怀兼笑口,一日几回开。

诸社丈摧携酒过访

明代 李时行

词流多逸兴,命酌过山堂。野水秋踰净,林花寒更香。

共知閒里适,宁记醉中狂。万事浮云外,当歌且尽觞。

忆昔八首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一别蒿莱奉紫宸,金门通籍宠光新。清宵曳履趋仙阙,薄暮鸣珂出禁闉。

万户笙歌连落日,五陵车马动飞尘。江湖此际瞻依切,清梦犹驰汉苑春。

过沈道士山居

明代 李时行

高遁爱山深,仙踪讵可寻。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

石设岩边榻,泉鸣涧下琴。不闻朝市事,应见出尘心。

邯郸行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陌上经过侠少年,邀予一饮钱十千。醉来马上扬鞭去,还向红楼高处眠。

邯郸行 其二

明代 李时行

风吹大雪似花飞,飞花乱扑沾人衣。燕姬当垆劝客饮,兴剧那能不醉归。

题女道士院

明代 李时行

晓汲云泉灌药畦,仙家宛似武陵溪。春来两岸桃花发,莫把刘郎归路迷。

四忆诗 其三

明代 李时行

泰华巍巍峰簇簇,带羌□兮控巴蜀,行路难兮阪屈曲。

剑阁高兮巴水绿,欲往游兮无飞騄。我所思兮龙之冈,有美人兮卧南阳。

奉天

明代 李时行

紫禁轻寒积翠深,上方宫殿故阴阴。千门草霁春光早,九陌风清昼漏沉。

剑佩但随鹓鹭列,云霄常捧战竞心。圣明此日多封诏,遥向天池候玉音。

感咏二十首 其十三

明代 李时行

干将铸剑时,神物从傍泣。剑成献吴宫,瑞气环椒室。

秘之未及试,崇质长飞逸。吴伯与干将,徐遭刑戮厄。

始知希世宝,反为祸所及。古来神武王,靖乱在仁德。

冶铁本精灵,用之亦何益。虞阶舞干羽,有苗自来格。

游紫云观

明代 李时行

方外惬幽寻,清虚长道心。閒门芳草合,古径白云深。

带雨龙归洞,衔花鸟出林。时闻笙鹤侣,天际下空音。

四忆诗

明代 李时行

岱宗峨兮郁层标,天门敞兮日观高,径盘纡兮逼穹霄。

棼碛砾兮莽蓬蒿,欲往游兮无轻轺。我所思兮汶之上,有美人兮金玉相。

感咏二十首 其八

明代 李时行

孙庞事兵法,同时师鬼谷。纵横挟其术,自谓遂所欲。

甘言誓死生,交亲同骨肉。一朝言别去,两国竞争逐。

戾性秉杀机,彼此相倾覆。一意在功利,焉知祸与福。

矢甲本殊技,同是一人蓄。大道互相酬,后先蒙显戮。

乱后友人过草堂答朗山

明代 李时行

城上秋风动鼓鼙,江乡残破不胜悲。青尊忽漫同朋旧,白首相看过乱离。

社燕欲归非故垒,野棠空发半无枝。年来纵有欢娱兴,景物那堪异昔时。

赠梁山人归罗浮山

明代 李时行

昔在罗浮两石楼,逢君身著紫云裘。凭虚共对烟霞酌,握手相期访十洲。

一从归卧丹邱里,沧桑几度更寒暑。碧山昨日事遨游,岂知复值同心侣。

承语青霞旧洞天,药栏丹井尚依然。稚川遥寄餐芝诀,鲍靓兼传紫诰篇。

君今东向罗浮去,乘空直上飞云住。为报蒲仙桂父翁,待予共采三花树。

广陵与孟十七酌

明代 李时行

高楼花扑玉缸香,爱客吴姬歌兴长。沉醉不知君别去,醒来犹卧酒垆傍。

春游效谢玄晖

明代 李时行

葳蕤耀西郭,苍翠盈东畴。景物方熙豫,驾言出遨游。

睍睆听黄鸟,夷游眄白鸥。壶觞美璀璨,歌管纷啁啾。

朋簪绻幽胜,歌咏赓劝酬。玄谈间文言,妙奥恣冥搜。

烦襟一以涤,怡悦忘百忧。

李时行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