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忆诗 其二

四忆诗 其二

明代 李时行

衡霍矗兮几千尺,虎豹栖兮神尺宅,炎气蒸兮瘴岚塞。

路迷漫兮江水隔,欲往游兮无双翼。我所思兮桐之洲,有美人兮被羊裘。

诗人李时行的古诗

为园效陶渊明

明代 李时行

晨兴荷锄出,迤逦至东皋。土旷力已疲,四野生蓬蒿。

俛首事耘耔,发短风萧骚。引泉入畦径,为力胜桔槔。

百卉今具腓,灌滋宁惮劳。日迟风惟和,众鸟相与嘈。

万物既有托,人生苦营忉。蒋诩亦何人,千载声名高。

不用浮营累,所欢在浊醪。偃息东轩下,琴书聊自陶。

匡南府夜宴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瑶阶飞雪隔帘看,锦帐藏春夜未阑。醉倚小屏听艳曲,绮罗香暖不知寒。

钱塘经宋故宫

明代 李时行

瓦砾重重半草莱,前朝宫阙总浮埃。已无辇路鸣珂入,空有春风燕子来。

阴砌覆烟眠断柳,残碑含雨长荒苔。江山不管兴亡恨,依旧寒潮自往回。

驾出南天门亲睹龙颜作

明代 李时行

六龙扶辇自天来,九陌香风净御埃。荷戟驱途皆上将,垂簪护跸尽仙才。

佩声远导鸯行乱,旆影徐麾雉尾开。尘世几人霄汉上,自怜亲睹圣颜回。

感咏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李时行

龙虎争雄地,中原当战场。所贵依上游,一任制八方。

秦兵百万众,世业都咸阳。开关迎六国,驱之如犬羊。

诸葛辅玄德,三分居蜀邦。失守在荆州,偏安空自防。

关张负精勇,八阵徒鹰扬。阿瞒老奸谀,西北恣陆梁。

弹压吴蜀师,祸心已先藏。可怜汉祚衰,赤火渐无光。

割据既失策,混一终难忘。

赠方太古先生

明代 李时行

道在名方重,幽居常晏如。眼前无长物,床上有残书。

素抱黔娄操,频空原宪储。文侯如见礼,应自式君庐。

秋夜滕王阁登眺答林舍人见寄

明代 李时行

滕王高阁入虚清,万里银河倚槛横。七泽风烟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

斗间不见龙骖影,云外空闻凤吹声。千载独留歌舞地,西山月色向人明。

献岁逢春日

明代 李时行

凤历风光开令节,龙池春色动初阳。辛盘露滴和珍膳,兰碗香浮泻玉浆。

弱草引阶新缀绿,娇莺出谷未调簧。欲歌万寿酬佳序,还祝三农望岁康。

泰泉山中观泉

明代 李时行

江南佳胜地,帘泉擅幽奇。危岑悬万仞,径石回参差。

岩端蔼瑞露,涧底生灵芝。阴崖寒逼袂,回峰翠成围。

班荆俯流水,坐石看残碑。鸾歌杂樵语,宾从相谐嬉。

十年注幽想,兹辰慰所思。顾瞻还踯躅,游盘下逶迤。

禅关昔宏敞,接目空遗基。□□理所干,往事安足疑。

惟有遨游侣,千秋长若斯。

题女道士院

明代 李时行

晓汲云泉灌药畦,仙家宛似武陵溪。春来两岸桃花发,莫把刘郎归路迷。

咏怀五首 其二

明代 李时行

林居忽不惬,理箧事行游。名奇夙所慕,誓将八极周。

泰岱寄萍迹,河淮漾兰舟。宇宙何寥廓,心旷乃良谋。

为乐苦不早,岁月去我遒。岂伊向平问,婚嫁毕已否。

云鹏有奇翼,九万何悠悠。不学夸毗子,终日怀百忧。

与徐长谷谈秦中山水

明代 李时行

终南少室敞遥天,曲径斜盘万壑烟。春煖三花香霭合,云开二华翠微连。

金光夜映瑶台草,珠露朝含玉井莲。拟采流霞泛丹液,双飞凫舄下秦川。

访康荡山人

明代 李时行

结屋翠微间,蓬门昼不关。宿云长在树,倦鸟自归山。

境为虚偏胜,心于静始閒。逍遥弄泉石,尽日竟忘还。

任城别郑十四归江东

明代 李时行

酾酒旗亭湿别衣,客情如旧世情非。云山渺渺望不极,烟鸟悠悠何处归。

老去故人能有几,乱来后会转应稀。愁心已寄南征雁,千里随君一路飞。

春日寄直阁林员外

明代 李时行

仙郎散佩侍彤闱,候吏焚香护赐衣。亲捧紫泥传禁语,时登青琐沐恩辉。

飘花细傍宫墙出,乳燕斜穿御路飞。退食省中无一事,晚来信马柳边归。

中秋夜对月怀吴之仲

明代 李时行

玉笛凄清隔院闻,枫林霜叶落闻闻。人间月色此时好,天上秋期今夜分。

几处远山凝暮霭,一声孤雁起寒云。相思迢递天南北,坐对清光长忆君。

商妇吟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时行

露压树枝低,门前乌夜啼。乌啼因甚恶,嗟尔亦双栖。

感咏二十首 其四

明代 李时行

扬雄老执戟,刘向终秘书。白首不再迁,著述犹勤渠。

草玄在芸阁,青藜照夜厨。立言志不朽,岁月忘居诸。

同时炫赫者,烬灭竟何如。千古仰芳踪,名与天壤俱。

匡南府夜宴 其二

明代 李时行

低回舞袖座生风,弦管声沉玉漏中。不用待儿相促劝,金杯到手尽成空。

思归吟

明代 李时行

故园东望路迢迢,关塞浮云回未消。绕树凉飙天际落,连空秋色雁边遥。

年来事业惭青镜,客久风尘上敝貂。无那倦游归思切,已拌生计付渔樵。

李时行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