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夜宿殊胜寺

秋夜宿殊胜寺

明代 李时行

看竹过山寺,开樽值素秋。风清众籁寂,水落寒岩幽。

僧定月当户,鹤归云满楼。醉来卧松石,天地等浮沤。

诗人李时行的古诗

忆昔八首 其七

明代 李时行

水落天空溽气收,微茫烟渚隔沙邱。寒催砧杵千家月,霜到关河几树秋。

声断塞云闻雁过,光侵池草见萤流。感时王粲心徒切,独倚荆南万里楼。

游杨园四首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夙有沧洲好,言寻云水乡。入门麋鹿狎,穿径薜萝长。

物外情偏洽,尊前兴更狂。此身任泉石,宁复记他乡。

送张少府之天台

明代 李时行

君才堪吏隐,佐牧近青山。经岁逢迎少,终朝案牍閒。

鸟啼官树里,草长讼庭间。莫学南昌尉,寻仙去不还。

乱后书怀

明代 李时行

频年烽火遍郊墟,到处逢人问卜居。荒后田庐浑是累,乱来亲友渐相疏。

销忧独忆中山酒,闭户惟看邺架书。径草潇潇秋雨外,文园空自卧相如。

七夕篇

明代 李时行

澄秋寂历凉风袅,河汉无云天露▅。枫叶初飘银井床,露华欲湿蘼芜草。

此时织女独含情,停梭罢织思盈盈。祇愁会促欢难尽,不道离多岁已更。

重开宝匣蟠龙镜,更理新妆巧相映。候将灵鹊欲填河,云际俄惊凤辇过。

层楼叠榭逶迤入,飘姿流态娇非一。谁怜昨日怨相望,谁解今宵坐相惜。

相惜相望不自由,凝胶凝漆两相投。谩取欢娱酬契阔,并将哀怨作风流。

祇怜天上相逢少,无那天鸡将报晓。宴席阑珊星雾飞,遥看前路结骖归。

流光瞬息成遐别,少逢和乐多悽咽。翻讶姮娥在广寒,岁岁年年守孤阙。

游泰山五首 其五

明代 李时行

重重云阙斗嶙峋,白昼风雷走百神。石室春深人不到,空馀玉简照乾坤。

赠大同梁总戎

明代 李时行

大将独专征,辕门夜不惊。君王新授律,戎狄素知名。

马放云中野,人閒谷口营。先声销敌气,隐隐一长城。

题西湖石壁

明代 李时行

花映楼台日日春,湖中烟景世无邻。千年惟有青山在,见尽无穷歌舞人。

感咏二十首 其九

明代 李时行

戚戚复戚戚,出门空叹息。叹息门何因,世情非往昔。

昔也岁常稔,今也半饥瘠。昔也无氛祲,今也竞锋镝。

壮丁赴召募,半死无回役。将裨相容与,岁月糜兵食。

无地可安居,殍夫盈道侧。贾生当门际,流涕无虚日。

仰首问穹苍,何时见宁一。

山中饮

明代 李时行

山鸟唤客游,山花劝客饮。醉来石上眠,瑶琴当高枕。

夏日同姚子玉费子文游云居寺

明代 李时行

苍烟白石满空山,野寺深藏乱竹间。游客漫随清磬入,老僧长对落花閒。

潭边宿雨从龙去,树底残云伴鹤还。尽日临流恣幽赏,披襟坐遍石苔斑。

挽草衣道人

明代 李时行

先生何处去,应驾赤虬飞。石榻云初冷,丹炉火欲微。

苔痕封蜕骨,松子落仙衣。化鹤辽阳外,千秋更一归。

登吴兴城楼

明代 李时行

严霜肃原野,落叶菰城隈。危楼一以眺,佳丽纷悠哉。

日华映仙掌,光生浮玉堆。神居正葱茜,天日郁崔嵬。

水向苕霅转,江从淞泖回。遥瞻沈约宅,俯眺子胥台。

怀古意方惬,感时心独摧。烽火西北警,输饷东南催。

悲笳生隐忧,徒自罄深杯。乡关望不极,离思杳难裁。

秋夜滕王阁登眺答林舍人见寄

明代 李时行

滕王高阁入虚清,万里银河倚槛横。七泽风烟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

斗间不见龙骖影,云外空闻凤吹声。千载独留歌舞地,西山月色向人明。

感咏二十首 其十七

明代 李时行

连年事兵革,继之以凶荒。十户九萧索,贫者焉能全。

口腹既不充,蔽体常不完。京租输未足,加派复临门。

吏胥下穷乡,欲避无处藏。伐木通山垄,死者不得安。

白日岂无光,讵肯照覆盆。官家政愈急,催科宁暂宽。

欲诉谁相怜,吞声不敢言。

宿小金山

明代 李时行

香阁临浈水,灵山控粤城。雨深青藓合,潮长白云平。

野鹤依人舞,岩花对客清。禅房独欹枕,惟有暮钟声。

感咏二十首 其二

明代 李时行

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泰泉山中观泉

明代 李时行

江南佳胜地,帘泉擅幽奇。危岑悬万仞,径石回参差。

岩端蔼瑞露,涧底生灵芝。阴崖寒逼袂,回峰翠成围。

班荆俯流水,坐石看残碑。鸾歌杂樵语,宾从相谐嬉。

十年注幽想,兹辰慰所思。顾瞻还踯躅,游盘下逶迤。

禅关昔宏敞,接目空遗基。□□理所干,往事安足疑。

惟有遨游侣,千秋长若斯。

古边词

明代 李时行

万里龙沙战未休,年年烽火为防秋。功成不受封侯赏,诸将相看尽白头。

四忆诗 其三

明代 李时行

泰华巍巍峰簇簇,带羌□兮控巴蜀,行路难兮阪屈曲。

剑阁高兮巴水绿,欲往游兮无飞騄。我所思兮龙之冈,有美人兮卧南阳。

李时行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