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乱后书怀

乱后书怀

明代 李时行

频年烽火遍郊墟,到处逢人问卜居。荒后田庐浑是累,乱来亲友渐相疏。

销忧独忆中山酒,闭户惟看邺架书。径草潇潇秋雨外,文园空自卧相如。

诗人李时行的古诗

海珠寺登眺

明代 李时行

花宫寂寂俯中流,四望风烟入早秋。赤日浮光摇海树,青山倒影射江楼。

梵钟渔笛时相和,去鸟归云各自由。清兴每从方外得,不因尊酒重淹留。

广陵与孟十七酌

明代 李时行

高楼花扑玉缸香,爱客吴姬歌兴长。沉醉不知君别去,醒来犹卧酒垆傍。

游泰山五首 其三

明代 李时行

明堂最上接天池,封禅灵墟迹尚遗。汉碣半留千古字,秦松高偃万年枝。

贻云间高士吴次一朱克温兄弟

明代 李时行

习习条风生,吹我嘉树林。嘉树我菁葱,上有谐鸣禽。

嘤嘤愿求友,恻恻伤我心。单居慕俦侣,契阔若飞沉。

良晨渺难偕,会晤邈无因。珉玞贵砻磢,百炼成兼金。

丽泽苟无从,虚此年岁侵。已矣伯生叹,千载有遗音。

题西湖石壁

明代 李时行

花映楼台日日春,湖中烟景世无邻。千年惟有青山在,见尽无穷歌舞人。

送温尚书还蜀

明代 李时行

承恩归旧里,祖帐满都城。恋阙丹心在,忧时雪鬓生。

锦江秋月白,剑阁暮云横。伫看平津诏,苍生望老成。

舞剑篇赠王叔廉

明代 李时行

王生倜傥人,自佩双神剑。拂衣舞低回,流光若驰电。

吾闻此物出丰城,欧冶造自越王庭。紫气上干斗牛域,虬光夜夜腾太清。

灵异化去已千载,两龙久卧延平海。问君何从复得之,龟文猬理曾无改。

左挥错落七星垂,右指光芒霜雪飞。倖佞顾之心胆碎,百妖一触咸凄而。

有时突作青龙阵,声响铿然奋兵刃。始知防身大有灵,横行自觉威名振。

琉璃匣里暂埋光,时吐莲花绕座香。龙吟虎啸那能久,会当持此献君王。

君不见纯钩湛卢昔在越,星流波溢称奇绝。一朝适楚登城麾,士卒俱迷野流血。

祇今四海尚风尘,烦君早晚拂星文。除灾拯难多奇绩,万里封侯早致身。

经易州界

明代 李时行

塞北时闻铁马嘶,蓟门霜柳渐凄凄。
天边野烧连烽火,城下寒砧杂鼓鼙。
阴碛草荒狐队出,平原风急雁行低。
尊前不见悲歌客,易水东流何日西。

游杨园四首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夙有沧洲好,言寻云水乡。入门麋鹿狎,穿径薜萝长。

物外情偏洽,尊前兴更狂。此身任泉石,宁复记他乡。

岩居僧

明代 李时行

一钵寄岩石,尘喧迥不闻。小厨分涧水,短榻卧松云。

衣借枯藤补,香收野蒳焚。晚来趺坐处,猿鹤自为群。

赠陆郎中归隐林屋

明代 李时行

石林幽胜远人群,清隐于今独有君。暑去未消岩下雪,风来犹带涧边云。

半窗月色留僧话,一径松阴共鹤分。遥想北山著书处,他年应不愧移文。

春日陈光禄见过

明代 李时行

冠盖何年别,轩车此日来。故人千里合,绿野一尊开。

鸟弄当歌席,花明近酒杯。激昂看侠气,磊落见雄才。

越峤题应遍,衡阳辙屡回。高情出云汉,逸想绝氛埃。

户牖临青嶂,琴书傍绿苔。子云元寂寞,仲蔚自蒿莱。

僻地纡玄览,深怀寓薄醅。相看当尽醉,莫遣二毛催。

解官归至洪都逢殷武北上

明代 李时行

白头君始仕,壮岁我归田。来去俱为客,穷通一任天。

深杯秋雨外,细语夜灯前。后会知何日,分携各怆然。

商妇吟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自君客淮水,十载歇欢爱。如何牛女星,犹得年年会。

小浮邱閒居

明代 李时行

门巷春深昼不关,阶前蜗迹杂关斑。邻沽任可长留客,市隐何须更买山。

有兴独寻芳草去,无机惟爱白云閒。坐临磐石看流水,日暮空随倦鸟还。

姑苏别仲弟云屏南归

明代 李时行

水阔三江路渺茫,蒹葭含露月苍苍。同来未得同归去,愁对西风鸿雁行。

感咏二十首 其十三

明代 李时行

干将铸剑时,神物从傍泣。剑成献吴宫,瑞气环椒室。

秘之未及试,崇质长飞逸。吴伯与干将,徐遭刑戮厄。

始知希世宝,反为祸所及。古来神武王,靖乱在仁德。

冶铁本精灵,用之亦何益。虞阶舞干羽,有苗自来格。

乱后书怀

明代 李时行

频年烽火遍郊墟,到处逢人问卜居。荒后田庐浑是累,乱来亲友渐相疏。

销忧独忆中山酒,闭户惟看邺架书。径草潇潇秋雨外,文园空自卧相如。

听张使君美人弹琴

明代 李时行

玉指理瑶琴,含情不自任。一弹一惆怅,岂是为知音。

夜静月在水,秋高风满林。相如方燕好,莫奏白头吟。

访康荡山人

明代 李时行

结屋翠微间,蓬门昼不关。宿云长在树,倦鸟自归山。

境为虚偏胜,心于静始閒。逍遥弄泉石,尽日竟忘还。

李时行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