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老干淩云

老干淩云

明代 李时勉

老树疏篁自作林,苍藤翠叶岁年深。莫言萧索寒冬里,历遍风霜却到今。

诗人李时勉的古诗

雨中与黄中书围棋

明代 李时勉

对雨临棋局,终朝兴未阑。溃围尝蹈险,取势每由宽。

动静怀张说,从容忆谢安。须令强敌灭,赌胜任为欢。

赠陈百户

明代 李时勉

入门问姓名,知我是儒官。延我入席坐,取茶为我传。

劝我勿深忧,谓我且自宽。从容意渐密,气和言甚温。

日落门已闭,但闻铃铎喧。唤人为扫地,铺榻近床前。

举灯自起照,避湿已就乾。中夜复相呼,问我眠可安。

清晨邀我起,颒盥同一盆。念此慇勤意,岂啻弟与昆。

白首犹按剑,倾盖如旧欢。平生易为感,况尔危难间。

而能脱流俗,相与出肺肝。浮云多变态,苍松知岁寒。

感激何由报,申此平生言。

辞陵绝句 其一

明代 李时勉

太极才分有此山,龙飞凤舞拥天关。灵宫负扆端居处,正在云霄杳渺间。

益庵为谢谦牧大尹作

明代 李时勉

端居玩无极,悟此造化机。日中固当昃,月满辄复亏。

何如东大海,得此江河归。万古未尝溢,一水不曾遗。

钟声自虚出,噫气从空吹。所以古圣人,德邵心益卑。

君子契明义,往迹诚所希。开轩向前峰,那能见崔巍。

篑积高自下,水流污成池。行矣贵有终,姬孔真我师。

黔江三瑞

明代 李时勉

民安政善实相宜,和气蒸祥正此时。瑞麦两岐真可羡,嘉瓜并蒂亦何奇。

更看白燕离群出,为显清名与世知。自昔中牟誇异政,由来循吏每如斯。

李指挥惠桃

明代 李时勉

仙果何处来,采摘瑶池滨。香含雨露润,色染胭脂匀。

结实自有时,岂必三千春。方朔狎恩爱,田疆罹苦辛。

王母何不吝,齐相何不仁。世情甘近味,幽思谁与论。

感意良慇勤,稍以清形神。琼瑶愧相报,述古聊为陈。

梦长兄

明代 李时勉

客里常相梦,无如此梦悲。为怜居苦地,浑似在生时。

色惨言犹厉,情深泪秪垂。不才多违训,深愧负连枝。

征妇怨 其一

明代 李时勉

前年征塞北,今岁戍边西。几度占归信,空惊乌鹊啼。

古意寄曾学士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时勉

百川日夜流,浩浩以东注。环海几万里,不见涯涘处。

混涵无不容,日月自吞吐。风波任荡潏,贝错极生聚。

万古长若斯,焉能为量数。蛟龙挟云雨,倏忽甘泽布。

深弘有如此,岂比寻常具。

月下行吟

明代 李时勉

夜卧不成梦,凄凉谁见亲。起行明月下,凉影伴愁人。

立雪斋

明代 李时勉

讲学志已笃,更欲从明师。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

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

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

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

送人作教官

明代 李时勉

振铎南行别缙绅,不瞻风采自伤神。可堪落日惊残雨,空拟看花及早春。

驿路薰风初去客,圜垣斜日独愁人。到家稚子如相问,万里凄凉谁是亲。

老干淩云

明代 李时勉

老树疏篁自作林,苍藤翠叶岁年深。莫言萧索寒冬里,历遍风霜却到今。

新梢捧日

明代 李时勉

密叶新梢长结阴,亭亭直节出平林。谁言解箨初成竹,便有云霄捧日心。

辞陵绝句 其七

明代 李时勉

少年凤阙侍龙颜,天语从容咫尺间。今日玉音何处听,不胜悲苦望椿山。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五

明代 李时勉

封章激怒九重天,乱扑金瓜玉陛前。归到乡闾亲故问,幸留残喘不须怜。

画竹为侍御韩雍题

明代 李时勉

渭水过千亩,幽居只数竿。清阴连野外,翠色上云端。

不是全高节,如何耐苦寒。风霜时净扫,尘俗可能干。

道傍老妇

明代 李时勉

道傍老妇七十馀,眼中流泪口中呼。丁男征戍无生计,妇姑开荒种田地。

东邻西舍惜犁牛,朝朝辛苦在田头。种成禾黍连山谷,秋来望收未曾熟。

今朝军马忽过来,践食无馀真可哀。但使官军却彊敌,免得丁男守烽堠。

今年饥苦何足怜,明年无事多种田。一年耕有三年足,更得眼前见骨肉。

连日行舟大东风

明代 李时勉

长风吹河水倒流,对此如何销客愁。半日才行三十里,几弯还见一孤舟。

商船屡过询名姓,驿吏频来问去留。计日算程关路远,菊花时节到林丘。

青县遇旧

明代 李时勉

晚过小邑暂徘徊,归友相邀醉一杯。高枕西风随棹去,不知明月上船来。

李时勉

李时勉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12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