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彭副使琉约过访候久不至

彭副使琉约过访候久不至

明代 李时勉

知有相过处,终朝不见来。几回闻犬吠,数起把门开。

翘首瞻车盖,专心拂酒杯。徘徊日又夕,客思苦难裁。

诗人李时勉的古诗

续弦词

明代 李时勉

煎胶续断弦,弦好琴音和。莫弹别鹤操,好鼓南薰歌。

留别复古谢先生

明代 李时勉

青溪溪色照閒心,古树犹堪落夕阴。小径旧时通隐处,清风长日在幽林。

閒窗却扫逢人坐,村酒常沽不自斟。杳杳青山成别去,重寻应惜白云深。

秋夜见月

明代 李时勉

高窗正向东,初月淡朦胧。不见冰轮转,惟看素练通。

妻孥千里外,羁絷独愁中。怅望清辉里,相思此意同。

十八日发张家湾

明代 李时勉

杨柳初青黄鸟鸣,长河两岸绿波平。乍从客路看帆影,还想君门听漏声。

七十挂冠虽称意,五云回首尚关情。深恩未报身先老,俛仰乾坤愧此生。

白土洞烧丹

明代 李时勉

阆仙几年洞中去,采药烧丹是何处。乍临炉鼎聚精神,便觉林峦蔼烟雾。

由来仙骨少尘心,丹砂易得成黄金。姹女初凝碧天晓,河车欲转紫霞深。

深幽好似崆峒里,炎井龙游虎渡水。绛雪晶荧宜可同,金砂的皪宁堪拟。

腾光烛夜天宇清,寻常白日起风霆。空山魑魅啸争讶,绕林猿鹤时相惊。

世人曾见洞天启,恍遇蓬山羡门子。刀圭入口可长年,何必还餐石中髓。

知君好古意犹勤,卖药壶中秋复春。不肯吹笙向缑岭,要将仙术济时人。

我亦平生慕仙道,神游八极身已老。眼前胜境未得亲,遥望蓬瀛郁怀抱。

年来多病少见知,欲服还丹谁为持。可遣沉痾脱然去,放歌为作还丹诗。

寄惯穷老人还乡

明代 李时勉

塞门迢递雁门开,疋马萧萧入楚来。从此云萝成隐逸,不妨水竹久徘徊。

归田剩有閒居赋,观国惭无济世才。自是因君怀旧隐,望乡频上凤凰台。

饮马窟

明代 李时勉

饮马长城窟,马多水不乾。无人到关塞,甘好有谁看。

月下行吟

明代 李时勉

夜卧不成梦,凄凉谁见亲。起行明月下,凉影伴愁人。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

明代 李时勉

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

八月中秋日午一时飓风起南北云阴而中独见日南山外雷雨大作须臾而 ...

明代 李时勉

每逢佳节愁阴凝,八月十五尤喜晴。百里精兵临塞驻,一时飓风疑海行。

天中白日临空净,山外黑云飞雨声。轰雷掣电在咫尺,倏忽还收宇宙清。

去伐遣人送五月菊石菖蒲诗以道意 其一

明代 李时勉

金钱带露粲云光,九夏开时分外香。若使当年陶令见,赏心不但在重阳。

野老望云

明代 李时勉

桑树春鸠鸣,农事起来早。仰视事边云,来往田间道。

虹电耀西渚,白日行穹昊。涧少一线水,田多去年草。

欲犁不得雨,种苗复枯稿。耕穫恒饥苦,不耕难自保。

伤哉罹此忧,欲从首阳老。

友桂庭

明代 李时勉

庭前有桂树,托根固宜深。郁郁蔽灌木,亭亭出层岑。

冬春不改色,当夏团清阴。俨立若端士,幽贞无邀寻。

独比友直谅,悠然谐素襟。商飙动金粟,芬芳被乔林。

有时得醇酣,对酌还自斟。低枝拂舞袖,深翠挹鸣禽。

欢赏岂有极,因之发孤吟。谷风既绝响,辽阔谁知音。

惟有兰藏馨,可以喻同心。

征妇怨 其三

明代 李时勉

庭前相送处,绿树叶皆飞。借问南来雁,秋深夫可归。

山水图为王给事理题

明代 李时勉

青山江上起,江深欲无路。微茫岛屿间,亦有人家住。

日夕西风来,乱捲庭前树。江水皆起立,溪云不能驻。

小桥架空凿,尽日无人度。惟有江上山,万古吹不去。

送解学士布政广西兼行交趾事时平交趾立郡县

明代 李时勉

阁前冠冕照青春,日下除书拜紫宸。神武又平南海尉,绥怀遥寄玉堂宾。

鹓鸾不久违中禁,礼乐从今及远人。何处相思不相见,斜阳独立楚江滨。

病中去伐见访

明代 李时勉

閒居闻我病,独骑远来看。见面深相慰,中心便觉宽。

坐留菜羹饭,好似绮筵欢。临别无为赠,涛笺写肺肝。

画竹为侍御韩雍题

明代 李时勉

渭水过千亩,幽居只数竿。清阴连野外,翠色上云端。

不是全高节,如何耐苦寒。风霜时净扫,尘俗可能干。

感兴偶成

明代 李时勉

过雨晴峰正好看,又惊云雾罩江干。冰壶惨淡清秋月,松径阴生白雪寒。

江净浅流堪濯锦,竹深弃箨可裁冠。何人识得缑山路,愿学吹箫驾紫鸾。

驻跸土木阅武赐宴诸将

明代 李时勉

乘舆侵晓度层峦,驻跸平原更峦宽。西去连山通代谷,北登峻岭入长安。

云飞斥候清秋远,鸟避军门白日寒。玉帐前头因阅武,传宣赐宴圣情欢。

李时勉

李时勉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1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