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黎贞
几年辜负钓鱼竿,万里归来马离鞍。黄菊有期佳节赏,青山留得白头看。
尘埃苒苒皆春梦,猿鹤萧萧共岁寒。垂老论交情更古,新题莫惜问平安。
红梅图
最爱西湖万树霞,绮罗丛里媚韶华。东风恰似河阳县,谁道孤山处士家。
竹图 为董生匡题
百尺苍龙亦逸溪,春阴日日宿云低。无端峡里英皇庙,更有鹧鸪深处啼。
白鹤观望仙台
仙子已乘仙鹤去,山中空有望仙台。啼残幽鸟日将暮,落尽好花春未回。
入画峰峦流水外,倚空楼观白云堆。岭南狂客经游处,几度题诗扫绿苔。
樵隐歌
气相求兮声相同,君樵沙堤我同峰。樵兮歌兮此山下,壮年不觉成老翁。
仰观云汉搔白首,长啸林壑生清风。山花为作锦绣室,冰帘为挂琉璃宫。
鸟啼三弄昆山笛,蝉噪一曲峄阳桐。吾知其乐既如此,世人那能蹑其踪。
堪笑当时会稽老,五十富贵何足道。
中秋约友不至
四时皆有月,中秋更可人。凉露洗天骨,万里无纤尘。
好友期不至,独酌无相亲。辜负清夜景,何人共论文。
哭弟彦器歌 其三
南宁万里关山隔,地角天涯杳南北。劲雪颠风向几何,昨日讣音报消息。
穷眸空逐暮云凝,飞泪暗随秋雨滴。呜呼三歌兮歌转伤,魂招不来到辽阳。
访李谪仙所登蛾眉亭
牛渚江边泊彩舟,蛾眉亭上耸吟眸。眼前风景俱奇绝,李白题诗在上头。
过鞍山河
月落四山静,驱驰涉沙河。长天夜景寂,露冷秋气多。
翘首瞻瑶阙,万象俱森罗。流水落幽涧,凉飙起松萝。
狐兔自出没,促织调机梭。行行不复止,直过鞍山河。
古贤图为谭生廷训题四首 其二 王猷访戴
剡曲溪头近若何,扁舟风雪夜相过。象城亦有知音者,几度停云兴更多。
应徵北上道经清溪驿
蒲帆破晓到清溪,溪上人家曙色迷。独有幽禽知我意,野花丛里尽情啼。
峡山寺次西庵孙先生韵
两岸湍声万壑雷,梵王楼阁此中开。茶烟初起晓钟罢,梅雨半晴春水来。
绿树低环禅坐石,白云长护钓鱼台。扁舟稳系垂杨下,一笑登临亦快哉。
客路书怀
半生尘土一儒衣,两鬓萧骚白衣篱。贾傅忧时徒自切,侯生际遇独何迟。
吴山楚水淹行役,象岭羊城恼别思。去路人家烟缕缕,临溪官驿柳丝丝。
花笼越女迎仙馆,风飒吴娃卖酒旗。诗兴凄凉怜杜甫,琴音岑寂惜钟期。
船头吹笛斜阳外,篷底闻砧夜月时。归梦已随飞雁去,羁情不逐彩云移。
江门渡口莼鲈美,尘外亭前橘柚肥。抚景莫嗟家万里,天书已下凤凰池。
鹡鸰图并序,为大巷伍克和题三首 其一
相彼鹡鸰,载飞载鸣。念我兄弟,有恻斯情。斯情维何,赋形同气。
因性合情,莫远具迩。
送客二首 其二
几年为客历风霜,每见南人问故乡。料得江门烟景在,青山如染映斜阳。
风雨老嫩竹为邑宰黄昭题四首 其四
稚子锦绷才解,初篁碧玉成丛。堪笑渭川太守,扶疏千亩胸中。
风雨老嫩竹为邑宰黄昭题四首 其三
老节谁与君守,贞心孰与君同。桃李春风过眼,岁寒只有梅松。
白头鹰
不入莺燕群,层霄足骞举。江南春色佳,罗绮丛中语。
一旦秋风高,吹入塞云去。间关徒好音,穷途竟谁诉。
何不赋归来,雌雄乐相哺。白头共迟栖,守此岁寒暮。
风雨老嫩竹为邑宰黄昭题四首 其二
花落黄陵庙里,独见万个琅玕。风雨连阴三月,歌残白苧犹寒。
水东村
翠竹三丫路,清流一带村。林间隐茅屋,深处自桃源。
秋风熟禾黍,旭日散鸡豚。醉里忘为客,生涯即故园。
春日途中自寿
千山腊雪消,大地春风起。游子家岭南,修程在万里。
行行逼岁除,诞日随春至。江山感旧游,花柳迎新喜。
朋侪管鲍知,款款交情备。岂不慰我怀,蓼莪感同气。
辜此罔极恩,向风泪如绪。
黎贞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181篇诗文
沙门渡海吟
辽阳寓怀一百韵
桃梨榴荔四果图为邓生士齐题四首 其三
寒食遇雪
夏挥使龙虎图二首 其一
过丁家桥见梅
兵后送人还乡
登台二首 其一
古贤图为谭生廷训题四首 其三 羲之观鹅
送梁彬充贡
别卷
挽龙训导二首 其二
谒三闾祠二首 其二
寄家
无题二律 其二
英德县
赣州访江东庙二首 其二
大旷湖闻瀑布
新宁龙溪山石室
寄乡中亲友
谭节妇丫髻潭
鹿步谣
春前一日书
醉后纵笔四首 其四
病中忆东明圆明空上人
京回口号
新淦县观陶母墓陶侃读书台
庄子观泉图
思家二首 其一
题赵文贵画四首 其一
陈宗沆妓筵赛神召不及赴书一绝答之时宗沆之弟江执戍辽阳故云
醉后纵笔四首 其二
午夜还乡呼酒先登钓台书二绝于壁 其二
茅屋清隐图二首 其一
赠张彦昭赴阙
入白石山
柬琼南王仲迪
送戴大使
风雨老嫩竹为邑宰黄昭题四首 其一
贺陈指挥寿二首 其二
玄译观二首 其二
谢潮宗汪参政惠笔
访山家还遇雪
哭弟彦器歌 其六
从西庵孙先生出使高丽
哭弟彦器歌 其四
学益轩
澄溪清隐图
铜陵县访谪仙读书台
单千兵还荆州
酬万吏目
古贤图为谭生廷训题四首 其一 渊明归庄
鹡鸰图并序,为大巷伍克和题三首 其三
归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