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茅屋清隐图二首 其二

茅屋清隐图二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绿树低连老屋,断桥斜蘸清波。恍惚杜陵韦曲,几时载酒相过。

诗人黎贞的古诗

哭弟彦器歌 其一

明代 黎贞

有弟有弟纯且良,赋命一生罹良殃。生孩六月母辞世,呱呱苦啼秋夜长。

乳我老媪见之叹,鞠育吐哺不离床。呜呼一歌兮歌始发,愁云凄凄风飒飒。

望山海访孟姜女望夫台遗址

明代 黎贞

长城遗迹已尘埃,犹说秦人此地开。姜女茫茫千载后,海边还有望夫台。

辽东春日四首 其一

明代 黎贞

习习东风到海滨,乾坤万汇总知春。东辽风物催人老,南国江山入梦频。

恶况已随尘土去,好怀应共岁华新。酴酥一石诗千首,醉倒渊明漉酒巾。

夏挥使龙虎图二首 其一

明代 黎贞

文明见在田,崭岩养头角。兴云飞上天,普济苍生乐。

盘阿歌

明代 黎贞

考盘□□在阿,硕人卜筑安乐硕。圃有嘉蔬沼有荷,松杉绕屋麦绕坡。

父子兄弟乐且和,童颜欣欣白发皤。邻叟野老时相□,对酒起舞还高歌。

平生不识干与戈,百年岁月从消磨,富贵于我将如何。

渊明归庄图

明代 黎贞

富贵不苟得,贫贱亦自荣。俯仰贱化中,澹泊乃其情。

生理随分足,去就一毛轻。结庐虎溪侧,南山当前楹。

采采东篱菊,灿灿黄金英。折之既盈把,有酒一时倾。

陶然太古意,妙契夷齐清。焉知尘世上,奔竞日营营。

濛里驿

明代 黎贞

濛里维舟日已西,不堪幽思正凄凄。长松夹道青如染,更有子规深夜啼。

冬至咏雪

明代 黎贞

朔风吹雪如云堆,飘飘飞绕从天来。妆成世界似银海,举目万里无纤埃。

我家在南粤,穷冬不见雪。离明淑气地所钟,万类欣欣总和悦。

去年辞家来帝京,扁舟暂泊浔阳城。匡庐插天几千仞,琼楼玉宇浑蓬瀛。

万树梅花同一色,但闻清香不复识。蹇驴细步上云屏,照眼寒光灿岩隙。

五老峰头望故乡,南云漠漠江天长。悲歌慷慨下山去,雪风凛凛吹征裳。

今年东征赴辽海,驿路奔驰将半载。漫天复见雪花飞,人事亦随天意改。

严威砭骨寒入神,车摧牛死何纷纷。朔方幽都成肃杀,争似南国长如春。

呜呼南国亲舍天万里,早晚乘风赋归去。不用雪霜寒逼人,四时长在春风里。

送客二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几年为客历风霜,每见南人问故乡。料得江门烟景在,青山如染映斜阳。

寄冈州训导吴南枝

明代 黎贞

草草相逢又别离,论交犹未惬襟期。常思杯酒论文日,未复连床对雨时。

紫水暮天烟树杳,白云瘴阁海帆迟。天涯日晚逢来使,聊折梅花第一枝。

茅屋清隐图二首 其一

明代 黎贞

流水河溪几曲,斜阳古树三丫。养浩嚣嚣佳景,茅亭清隐诗家。

哭弟彦器歌 其二

明代 黎贞

红颜竹马年少时,读书聪慧人称奇。彩衣弄雏日为乐,慈父爱尔过群儿。

岂其中道父告殁,诲育之责吾岂辞。呜呼二歌兮歌兴动,往事凄凉总如梦。

访遇真观赵尊师

明代 黎贞

拨破烟霞扣竹扉,玉箫何处咽声微。青牛放野春游罢,白鹤传书暮燕归。

水涨野桥溪路暗,柳深门巷雪花飞。紫芝满地无人管,一任狂吟送落晖。

访山家还遇雪

明代 黎贞

披云冲雨访山家,独立匡庐领物华。风雪漫天归路晚,一襟清气似梅花。

游醉石观渊明归庄,每醉卧此石,因名之。靖节先生归去来,好怀长向此中开。

文采风流今已矣,还留醉石伴苍苔。

平康谣

明代 黎贞

幼小婚姻在乡里,络布为裙蕉布被。唱歌互答多比情,相逢便道娘十几。

白头鹰

明代 黎贞

不入莺燕群,层霄足骞举。江南春色佳,罗绮丛中语。

一旦秋风高,吹入塞云去。间关徒好音,穷途竟谁诉。

何不赋归来,雌雄乐相哺。白头共迟栖,守此岁寒暮。

泊五侯书所见

明代 黎贞

溪头昨夜水没矶,细雨漠漠暗斜晖。丫环三五隔溪女,唱歌撩乱摸鱼归。

客路书怀

明代 黎贞

半生尘土一儒衣,两鬓萧骚白衣篱。贾傅忧时徒自切,侯生际遇独何迟。

吴山楚水淹行役,象岭羊城恼别思。去路人家烟缕缕,临溪官驿柳丝丝。

花笼越女迎仙馆,风飒吴娃卖酒旗。诗兴凄凉怜杜甫,琴音岑寂惜钟期。

船头吹笛斜阳外,篷底闻砧夜月时。归梦已随飞雁去,羁情不逐彩云移。

江门渡口莼鲈美,尘外亭前橘柚肥。抚景莫嗟家万里,天书已下凤凰池。

至淮安弥旬抱病

明代 黎贞

满目阴云暗未开,秋风抱病强登台。淮阴漂母无寻处,谁识王孙济世才。

醉后纵笔

明代 黎贞

琴剑相随汗漫游,萍踪梗迹遍中州。六韬三略知何用,空笑平生学武侯。

黎贞

黎贞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1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