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张澄渊觅桃栽

与张澄渊觅桃栽

明代 黎贞

幽居浑似武陵溪,两岸飞花径欲迷。为爱碧桃无处觅,种桃仙客在城西。

诗人黎贞的古诗

风雨老嫩竹为邑宰黄昭题四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花落黄陵庙里,独见万个琅玕。风雨连阴三月,歌残白苧犹寒。

又赠樵隐

明代 黎贞

高隐谩惊尘世远,门深花竹倚窗开。东风流水桥南去,落日放歌山下回。

钓渭已忘成大业,筑岩终见老遗才。萧萧白发身长健,莫负山翁浊酒杯。

谒三闾祠二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春日潜行楚水隅,浩歌弹铗访三闾。客怀落落知多少,欲拟先生问卜居。

别卷

明代 黎贞

生遇文明日,盛治际陶唐。文德敷何广,声教浃南邦。

仁风荡六合,化雨周八荒。郁郁儒者流,冠盖烂相望。

致君登三五,措国逾周商。遂令瘴海涯,美如中州乡。

弦歌欢闾里,比屋翰墨芳。挺挺云岩子,独步隋冈阳。

种学心汲汲,积文思皇皇。携书不惮远,跋涉经潮泷。

结我金兰契,义比古范张。为启暗室户,昭以道德光。

鸢鱼熟涵泳,坟典精考详。短檠烛风雨,深夜思琅琅。

猿鹤驯且乐,魑魅走复僵。嗜义若脍炙,去恶犹探汤。

篑土山峨峨,汲井泉汪汪。西活源头尽,东注流派长。

一夜霜风急,归心动南窗。河梁悲握手,系马无长杨。

一阕梅花调,几酌琥珀觞。人是南阳葛,韬韫北海姜。

崭岩养头角,暂向南山旁。泽雾虎豹变,蔚若文日章。

青云在平地,千里来飞黄。去去三径里,陶令菊正香。

摘花把尊酒,一洗别离伤。还思切偲处,落月满屋梁。

夜坐用韵

明代 黎贞

夜凉不成寐,揽衣坐北隅。月光胜白日,明镜当前除。

竹风弄金碧,微波漾骊珠。毛骨亦凛凛,翻疑在蓬壶。

持以赠良友,作诗成画图。

送表弟汤应璧北上

明代 黎贞

年年送客上瀛洲,今复送君赋洲游。贾谊洛阳初入觐,管宁辽海始归舟。

青云冠盖皆当道,白发山林独首丘。一别未期何日会,典衣那惜醉江楼。

玄译观二首 其二

明代 黎贞

日落山水静,千里碧如掌。故将野游兴,临轩乐清赏。

浮云生衣裳,飞鸟投林莽。对此两相忘,如何尚尘鞅。

须臾涧壑寒,瑟瑟松风响。道士何处归,骑鹤清霄上。

醉后纵笔四首 其四

明代 黎贞

绝句无人独自敲,閒情云月上花梢。夜长无处消幽恨,谩学扬雄赋解嘲。

春前一日书

明代 黎贞

剥尽群芳独见梅,看花徐步踏莓苔。明朝又报春风到,写尽花前得意杯。

樵隐歌

明代 黎贞

气相求兮声相同,君樵沙堤我同峰。樵兮歌兮此山下,壮年不觉成老翁。

仰观云汉搔白首,长啸林壑生清风。山花为作锦绣室,冰帘为挂琉璃宫。

鸟啼三弄昆山笛,蝉噪一曲峄阳桐。吾知其乐既如此,世人那能蹑其踪。

堪笑当时会稽老,五十富贵何足道。

闺词八首 其四

明代 黎贞

昼长无赖倚窗儿,门外秋深色渐稀。邻妇不知人世苦,亦怜秋老叹愆期。

别履祥兼柬曾主事刘给事三首 其一

明代 黎贞

楚楚丰仪观国宾,东曹三载擅精神。一经学问由先世,三语风流冠昔人。

彩鹢蒹葭香浦月,仓庚杨柳凤城春。青年事业应能致,独有忠勤善立身。

送王教谕

明代 黎贞

海珠寺前潮水平,归舟一叶归平轻。故人恋恋不忍别,卮酒欲举难为情。

故人家在临川侧,云水茫茫杳南北。一别亲庭七载馀,长忆恩情岂终极。

自谓双亲俱白头,百年强健仍优游。庄树故为淹岁月,老干倏尔摧林丘。

东风千里传消息,北堂悲号抚腔臆。浓愁暗结暮云青,归思已逐春江碧。

故人使我感激歌离群。士子空执经,孰与共论文。

黔黎空叹息,孰与为明伦。我有一斗酒,此后何处觅佳友。

我有一张琴,此后何处觅知音。兴言至此公莫哀,人生会别去复来。

三年释服谒天子,声名先到黄金台。

鹿步谣

明代 黎贞

细帽茜裙趁墟市,飞驮纷纷如云起。二月十五大王斋,斗歌都道娘来里。

与张澄渊觅桃栽

明代 黎贞

幽居浑似武陵溪,两岸飞花径欲迷。为爱碧桃无处觅,种桃仙客在城西。

单千兵还荆州

明代 黎贞

昔挂彩帆来岭海,今佩紫绶还荆州。阃中诸将俱青眼,堂上双亲未白头。

武略文韬三世业,长枪大剑平生谋。应使常何老宾客,海天云树思悠悠。

桃梨榴荔四果图为邓生士齐题四首 其四

明代 黎贞

南国何堪产异才,年年筐篚入蓬莱。千金难买蛾眉笑,一骑红尘万里来。

至淮安弥旬抱病

明代 黎贞

满目阴云暗未开,秋风抱病强登台。淮阴漂母无寻处,谁识王孙济世才。

辽阳赠使者南还

明代 黎贞

辽阳三月朔风高,使者南归衣锦袍。持节直从三岛过,紫云深处宴蟠桃。

白头鹰

明代 黎贞

不入莺燕群,层霄足骞举。江南春色佳,罗绮丛中语。

一旦秋风高,吹入塞云去。间关徒好音,穷途竟谁诉。

何不赋归来,雌雄乐相哺。白头共迟栖,守此岁寒暮。

黎贞

黎贞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1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