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尹叔见寄 其一

和尹叔见寄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海滨遁迹拟求安,老矣尤谙世路难。地远巳辞龟钮印,身閒仍带鹿皮冠。

少陵宴坐惟观壁,彭泽知非欲去官。鹏鴳逍遥皆自适,勿疑控地笑扶抟。

诗人李正民的古诗

再和邦求一首

宋代 李正民

曾缀枫宸供奉班,异乡飘泊若为欢。翟公罗雀交情见,郑老无毡客坐寒。

稍喜羽书清紫塞,欲从鞍马愧儒冠。箧中未有归田赋,敢谓临波意便阑。

寄张子安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縠水分襟十五秋,此身萍梗任飘浮。久栖孤馆为真隐,未访名山作胜游。

醉里周郎曾度曲,闲中庾信祗添愁。西风起我江湖兴,拟把兰桡上钓舟。

寄题史伯鱼读书堂

宋代 李正民

臧室翻经何太漫,邺侯万轴新堪玩。长大谁如伯业勤,昼眠多似边韶慢。

斯堂扁榜号读书,读之百过乐有馀。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

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羽陵蠹简拂蟫鱼,太一青藜曾照烛。

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年来老眼渐昏眵,每展青编憎墨淡。

高安得请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九霄飞下白云章,宠假琳宫许退藏。梦得固难之播水,汲生安敢薄淮阳。

宁随鸡鹜同争食,自喜芝兰保独芳。苕霅西山犹好在,扁舟从此钓沧浪。

和孙邦求 其五

宋代 李正民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

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和孙邦求 其四

宋代 李正民

结友何殊杵臼间,旧游重话发清欢。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

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

寄德邵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蹑屩担簦又徙居,未能慷慨赋居与。浯溪难继中兴颂,西塞重寻渔父书。

故国山川怀望切,在廷知旧记怜疏。不须更论升沉事,钟釜年年粟有馀。

余君赠我以茶仆答以酒

宋代 李正民

投我以建溪北焙之新茶,报君以乌程若下之醇酒。

茶称瑞草世所珍,酒为美禄天之有。碾碎龙团乳满瓯,倾来竹叶香盈卣。

涤烦疗热气味长,消忧破闷醺酣久。君不见竟陵陆羽号狂生,细烟小鼎亲煎烹。

扁舟短棹江湖上,茶炉钓具常随行。又不见沛国刘伶称达士,捧罂衔杯忘世累。

无思无虑乐陶陶,席地幕天聊快意。欲醉则饮酒,欲醒则烹茶。

酒狂但酩酊,茶癖无咨嗟。古今二者皆灵物,荡涤肺腑无纷华。

清风明月雅相得,君心自此思无邪。

赵表之创葺禅寂之室以名求诗 其一 宝所

宋代 李正民

谁知至宝秘冥山,费尽聪明觅转艰。漫说化城为止息,我今已得髻珠还。

送刘子材四明幕官

宋代 李正民

雉堞连云左海傍,曾攀鲸背到扶桑。蒙冲声教通韩国,梵刹光明记育王。

地接天台仙圣宅,山藏奎画妙圆章。时清幕府多馀暇,薄采江珧荐豆觞。

人日和同院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玉烛初更品物新,又观剪綵镂新人。休嗟岁岁年年貌,且送奇奇怪怪神。

酒有十千元自富,食兼三九未全贫。王孙诗笔能鏖战,夜遣偏师敌富春。

寄闻人茂德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诗人比兴隐而彰,三百馀篇妙义藏。已识鸱鸮为巧妇,仍知杕杜是甘棠。

书生未省离城阙,物理何从见否臧。闭户先生学不厌,更同许郭辨毫芒。

次韵邦求少监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历落嵚崎寓海滨,放怀林壑任吾真。恩垂雨露沾枯蘖,义重金兰有故人。

玉笋班联年尚少,筠筒诗律意尤新。三阳交泰逢亨运,策足须登要路津。

和尹叔见寄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海滨遁迹拟求安,老矣尤谙世路难。地远巳辞龟钮印,身閒仍带鹿皮冠。

少陵宴坐惟观壁,彭泽知非欲去官。鹏鴳逍遥皆自适,勿疑控地笑扶抟。

程之徒

宋代 李正民

堂堂王夫子,实为乡曲英。十年游太学,冬雪而秋萤。

南宫掇异等,四海驰俊声。未展霄汉志,忧患遽所丁。

自言程之徒,高论何峥嵘。彬彬媚学子,鼓箧称诸生。

何必骛时文,但贵存其诚。道义苟内充,爵禄必尔缨。

吾师昔如斯,草泽膺弓旌。劝讲迩英阁,探颐多研精。

祝李乐其说,谈辨惟纵横。仲子颇守常,归来自穷经。

一日贤诏下,折桂何芳馨。先生遂荐之,横经阖闾城。

又欲荐祝子,可方古岩耕。宜从布衣起,知足平搀抢。

贵公问其人,科举颇所更。答言彼材豪,不肯循度程。

贵公闻之笑,何以取官荣。推毂既未效,鼓枻归洞庭。

先生跻禁从,仲子亦飞腾。召对趋九陛,一言帝心倾。

亟命迁京秩,训词人所惊。庶可共学者,品题自师评。

李子独不偶,沿流出舒荆。游谒公卿间,落寞无所成。

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

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送闻人伯封

宋代 李正民

应奉见车工,杨愔逢选士。古人记半面,落落才一二。

羡君眸子明,洞彻无纤翳。小吏曛黑来,匆匆便能识。

忆昔到君家,经史肆论议。简编讨遗忘,指擿须臾至。

别来五六年,学问益纯粹。荐名上天阍,囊锥见锋锐。

少年好奇伟,万卷欲尽记。春官方用赋,所尚在词艺。

前人存矩矱,雕篆有深意。寒窗务探讨,讵可轻小技。

穷理尽性学,推论良有自。士方骛场屋,未能臻极挚。

山中有老儒,发药祛其蔽。潜心造妙理,离合见同异。

我怀伯业能,嗜学忘肉味。摩笈得异书,事理了无滞。

况子气方豪,青萍尝一试。孜孜其勉旃,青霄将自致。

呈赵表之大监为祥符藏基也

宋代 李正民

凡圣同居亦偶然,谁知龙藏结良缘。闻公旧有谈天口,为借深潭五百年。

简邦求宗博

宋代 李正民

荆州清德畏人知,况值中原战鼓鼙。公自南来无薏苡,我从东渡乏朱提。

珍台鹤禄惭非称,别乘瓜期奈久稽。明日重阳菊花好,且拚痛饮醉如泥。

和元叔秋怀

宋代 李正民

陇头飞浮云,山色时隐蔽。曦驭转层霄,渐减炎歊炽。

商飙折蒲苇,清露泣兰蕙。梁燕话归期,塞鸿怀远志。

畸人感物化,阅世如梦寐。滴阶闻雨声,嚼蜡忘世味。

故园久离阻,浩荡起归意。高咏秋兴篇,安仁有佳思。

自怜守幽独,壮怀日憔悴。聊撷秋菊英,衔杯玩浮世。

校旧书

宋代 李正民

尘垢纷纷漫扫除,可怜乾死蠹书鱼。何须更待青藜照,只合斋心读误书。

李正民

李正民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17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