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诸葛武侯故里

过诸葛武侯故里

清代 李振钧

沂城南门枕河流。丰碑穹隆树道周。篆画磨蚀堪指数,故里汉之武乡侯。

天厌火德群贼起。野无居人郊多垒。城市荒烟蔓草中,宫庭焦土残阳里。

先生避地走襄阳。少从从父去故乡。抱膝萧然吟梁父,至今指点卧龙冈。

分鼎早定天下计。后车得遇中山裔。蜀都虽曰安一隅,汉祚终能绵两帝。

可怜五丈起悲风。大星夜陨隳成功。汤沐邑有田桑乐,老臣不得娱其躬。

恨不使公歌昼锦。混一归来集欢饮。山东既入魏版图,义岂容归心已审。

人生那必正邱首。惟赖大名垂宇宙。楚材晋用迁地良,东夷西夷万岁寿。

一时同里殊愦愦。择木而栖昧前戒。丈夫大节不能明,展转伪朝几成败。

志乘同书古姓名。鸿毛曾重泰山轻。遗爱即如羊叔子,岘碑空洒泪纵横。

遥忆锦官城外柏。丞相祠堂耀金碧。黄尘飞捲白杨风,何处追寻旧园宅。

诗人李振钧的古诗

谷舫小憩

清代 李振钧

何必陆居幽,浮家狎野鸥。此心原似水,不系恰同舟。

叶满前村路,潮来晚渡秋。风斜兼雨细,亦自使人愁。

放言简振之 其一

清代 李振钧

不忧老大鬓如银,要问千秋以银身。欲杀埋甘青冢草,知还泛共绿波春。

万人学已能无敌,四壁家犹未是贫。皓月当天天不语,悠悠可有意中人。

美人十八首 其十一 梦中

清代 李振钧

何曾有约与双文,素昧平生恍遇君。花使易迷同是蝶,山精不散亦为云。

相思相见终无语,倾国倾城似所闻。幻境依稀犹惜别,若教真个更难分。

秋归志感

清代 李振钧

江南江北长新愁,廿四桥边第几楼。白发渐生惟有醉,青袍将敝不宜秋。

梦中关塞身疑到,天际帆樯晚未收。衰柳长堤风飒飒,朗吟还拭旧吴钩。

美人十八首 其一 塞上

清代 李振钧

燕支山下月轮昏,忍弃红颜出玉门。笳拍难论胡妇怨,画图枉受汉家恩。

秋高漠北空环佩,春暮江南有梦魂。纵使黄金能赎妾,单于久已笑中原。

田家小饮 其二

清代 李振钧

一幅辋川图,真堪乐岁娱。未谙农学稼,尚少吏催租。

驯犬知迎客,荒鸡自引雏。宦游人几许,秋思起莼鲈。

田家小饮 其三

清代 李振钧

地僻风犹古,年丰俗易淳。老翁谈往事,稚子乐嘉宾。

竹荫炊烟绿,桑园酿酒醇。陶然邀共醉,击壤作尧民。

小园落成 其六

清代 李振钧

最幸高堂健,忘忧多树萱。好花排姊妹,慈竹护儿孙。

药圃规条肃,篮舆笑语温。储经营别室,珍重赐书存。

清明杂感 其二

清代 李振钧

暗尘随马碾轻车,韶景湖山信足誇。百世松楸初上冢,一堂裙屐乍还家。

节逢挑菜莺簧滑,路转横桥燕尾叉。话到池生春草句,独怜有客尚天涯。

江东桥口号 其一

清代 李振钧

暮天残照石城隈,指点荒闉首重回。正是落潮共潮去,明朝不更共潮来。

汉江秋思 其二

清代 李振钧

月明会泛洞庭艭,采采芙蓉又涉江。乌鹊南飞沈铁戟,鳜鱼西塞酿银缸。

心难争命秋容瘦,事不如人壮志降。抛却故园归未得,一林黄叶旧镫窗。

美人十八首 其十二 病中

清代 李振钧

慵整花冠怯下床,腰围瘦削困床房。早知命薄丝难续,转悔情多药备尝。

芳草天涯人去久,落花时节燕归忙。剧怜憔悴容光减,翻道侬原不为郎。

重遣 其七

清代 李振钧

不薄佣舂愿馌耕,每逢下第下机迎。闺中从此无知己,岂为牛衣夜半情。

黄鹤楼送家稼畬兄归里

清代 李振钧

心胸常抱百年愁,天地惊传一叶秋。半壁东南楼屹立,大江上下水中流。

离怀别久能谙未,往事谭深似梦不。话到文章千古恨,潇潇风雨吊荒洲。

新篁用元人韵

清代 李振钧

年年林下茁初篁,又见檀栾拂短墙。渭水新涵波影活,湘妃旧渍泪痕香。

孙枝雨洗梢犹重,子夜风来径已凉。何事老饕痴咒笋,不教万个引霄长。

寿外舅汪稼门先生七十 其四

清代 李振钧

礼坊道岸溯前谟,惭愧东床学业芜。一卷传经敦百行,两篇赐什反三隅。

丈人峰峻仙霞阻,别驾舆题綵服娱。自爇心香拜南极,捧觞如共鲤庭趋。

临别 其二

清代 李振钧

为谁憔悴为谁愁,离别堪惊况是秋。良药无功心病拙,早知不了不如休。

检诗稿偶成 其一

清代 李振钧

假我韶年悦性灵,候虫时鸟发灵声。渐知阅世黄粱熟,未肯饶人白发生。

气偶不平缘咏史,过犹可恕为多情。粗才敢问千秋事,也向旗亭浪得名。

田家小饮 其四

清代 李振钧

寒烟高树外,流水小桥西。绕屋田三亩,窥园茶一畦。

饷无童子黍,食有丈人鸡。为与东邻约,相将更杖藜。

临别 其一

清代 李振钧

漫调玉管拨银筝,踯躅离筵听不清。一样歌喉珠宛转,而今都带断肠声。

李振钧

李振钧

李振钧,字海初,太湖县人。道光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有《味镫听叶庐诗草》。► 1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