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五 星石兴题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五 星石兴题

明代 李之世

携来端石砚,濡笔题星石。雨花剥不尽,前朝遗墨迹。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春日鲁子湛书堂赏花同黎建和郑明宰黄茂明分赋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兰灯艳艳漏声长,玉醴频倾琥珀光。众客莫愁归路瞑,晚风拚醉百花傍。

閒亭

明代 李之世

见说閒亭閒未閒,亭下寒流去又还。落日半庭云贴水,野人秋思满圭山。

秋日同万益之刘平子梁伯静李世桢张嘉脩舍弟文度登圭峰得北字

明代 李之世

阳林半委蕤,芳郊澹野色。出郭面寒山,泉流暗通洫。

小桥石径转,岗势周纡直。萝深樵术微,石埼云磴仄。

遥涧绝超距,崇巘顿跻陟。宛见长空外,冥濛辨水域。

同游兴飞翻,余憩禅房息。午钟清梦残,香厨荐斋食。

忻然聊一饱,缓步云崖侧。山花偏殢人,山鸟如旧识。

洞閜阴飔生,峰亏阳景匿。蝉鸣谷籁幽,鲂跃潭光湜。

浮觞汎瀑渟,纪韵刊苔蚀。清晖憺可娱,宴坐移景刻。

前山夕霭敛,髣髴故蹊惑。逢僧乞食归,导我过桥北。

王侯德政咏 其一 一庭化雨

明代 李之世

森森桃李自成蹊,罨映甘棠万树齐。共道太平信有象,弦歌声满岛城西。

南山樵客歌

明代 李之世

朝采南山樵,暮采南山樵。南山高高,白石嶕峣。黝壑无人,阴风飂

送傅子彝还金陵

明代 李之世

所嗟行役远,念子去如违。度岭愁闻雁,经秋未授衣。

家山淮甸杳,乡月大江微。遥忆维舟处,春流满燕矶。

江上春怀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北地尘沙雪满貂,南来风物尚萧萧。半篷衰苇听残雨,几处孤村隔断桥。

晚稻惯尝乡味减,浊醪粗遣恶怀消。故园正想芳菲处,不是登山即泛潮。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八 活得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明代 李之世

尘忙每叹驹光促,山静方知鸟历长。识得坡翁过活法,等閒休把日头量。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拦街吹贝闹儿童,溪上扶藜叹老翁。今岁青苗焚旱魃,去年白浪舞狂风。

过孟尝君食客处

明代 李之世

齐王昔全盛,公子擅豪华。三千食客今何在,此地空馀弹铗嗟。

猿啼露白自黄昏,月印苍苔疑履痕。空山隐隐闻鸡犬,犹是当年侠客魂。

天坛从祷喜雨赋得十二韵上王老师

明代 李之世

方甸开黄域,圜陵象紫枢。森沈诸籁寂,惨澹百灵趋。

登假皇慈降,升中嘉秩殊。就坛苍璧瘗,扫地白云铺。

绿简藏金箓,朱书散赤符。云璈奏钧乐,玉醴荐行厨。

展礼陈巫祝,趋跄集弁儒。咒泉兴跃蜧,挥日却踆乌。

瑞蔼四和叶,神膏九土敷。濯枝宁破块,意气藉嘘枯。

淋潦沾桑雉,流云傍舄凫。忻兹桃李径,披洒待昭苏。

秋日闭关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观书了无味,卖文不值钱。烧笔偿文债,枕书惟高眠。

对庭柳 其四

明代 李之世

尽日玄蝉咽露枝,午风庭畔柳丝丝。乍眠乍起何多事,争似先生睡足时。

无择以游圭峰记及诗见贻辄题数绝于后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千仞悬崖挂古松,飞泉一道泻淙淙。就中想像堪描处,两个山僧扶短筇。

覆水篇

明代 李之世

覆水置地中,不能收涓滴。请看大道旁,有时生荆棘。

偶然杯酒结绸缪,宁知肝胆成抛掷。君不见馀桃在口尚津津。

昨朝感惠今则嗔。世间安得一心人。

题松泉雅适卷

明代 李之世

泠泠百丈泉,迸流穿石罅。上有千仞松,盘拿互相亚。

寒飙六月起,惊涛莽崩泻。龙鳞珠雾喷,麈尾箭波射。

葱郁似含春,清凉可消夏。閟岩夐深靓,悬磴绝潇洒。

兰楣支杏梁,缥缈连云架。药臼倚松根,茶寮当竹下。

石几净无尘,丹书研露写。苔印芒履滑,枝碍罗巾絓。

观世得沈冥,寄怀任骚雅。名利两蜗牛,乾坤一指马。

言从静者居,请息俗士驾。

夜投官庄

明代 李之世

逶迤百里道,登顿几千重。流水咽危石,阴风啸古松。

晓霜人度碛,暝路仆迷踪。夜宿投村店,沾襟露气浓。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五 星石兴题

明代 李之世

携来端石砚,濡笔题星石。雨花剥不尽,前朝遗墨迹。

走笔邀林迁之

明代 李之世

笑尔昂藏一丈夫,近来好事有还无。灯前说剑神偏王,稷下谈天兴不孤。

已办青尊浇磈礧,从教白眼看模糊。莫言嵇阮风流甚,到是公荣胜可俱。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水烟山霭尽春情,不但花容与鸟声。篱壁风光人不管,土牛看罢趁街行。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