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梁储
三年鱼雁几回过,南望思君意过磨。今夕挑灯重致语,别来离思恐犹多。
抡材自合先推毂,书最还应有颂歌。早晚乔迁何处去,岭南佳约莫教讹。
次西涯韵
十年身已到璇霄,开閤犹闻引霄僚。玄圃会须呈璞玉,终南当复赋梅条。
人才孰可追三代,文字君应叹六朝。试问澄江静如练,何如澎湃浙江潮。
又元夜三首 其一
直从元日到今朝,长恐阴晴未易调。喜得经旬对明月,可无歌颂报清朝。
寿郑介庵为其子通判作
归来犹未买良田,谁似淩江二守贤。心已忘机犹爱国,身无侈累却求仙。
听残曙鸟眠初觉,吟对秋英句倍妍。明发阿郎归省地,岂无庭鹤共蹁跹。
寿刘阁老
四贤同坐一堂中,千古人犹仰下风。试问韩琦兼富弼,何如范老与欧公。
平生眼目如仙碧,今日颜丹为酒红。愿我有怀思寿国,共将忠悃佐熙隆。
送叔永如太仓
投辖朝朝悟阿同,今朝行李果然东。那知十载思君梦,又落三吴夜雨中。
自昔希文多故事,至今虞仲有遗风。祇应庠序弦歌地,亦有文章补閟宫。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一
一诗曾许送君行,多病因循竟未能。惟有别情终不忘,每逢三义忆同登。
次前韵并送伦太史张黄门奉使安南有序 其一
未度安南巨竹关,征途先过石门山。平生精力知多少,真可乘轺遍八蛮。
又元夜三首 其三
万井笙歌彻晓腾,了无残雪打寒灯。城中老叟逢人说,此乐生平见未曾。
送逵斋叔归乡
老去惟思返旧丘,圣恩何日许归游。祠堂万里心空折,族谱三年手未修。
琴剑独携回岭外,诗篇谁与咏溪头。殷勤为报西窗竹,留取青青待邺侯。
送叔永如金陵
车轮此去愿迟迟,莫惜频频有迟诗。前度岁华方共惜,后来风雨莫愆期。
谁令别酒初醒地,正值飞鸿独下时。今夜秣陵春草色,想应先满谢家池。
挽司徒
南国司徒未白头,乞身先道五头休。丹霞家近初尝橘,黄阙天高独上楼。
乡里儿童知旧德,恩荣终始贲山丘。十年不慰恩公眼,今览遗章泪重流。
送林方伯水泉还京
斯文舟楫满江湖,愿祝君侯小驻车。十幅蒲帆今去远,千村离恨竟何如。
东南凋瘵咨询后,家国祯祥舞蹈初。他日庙堂经济暇,岂无馀梦到樵渔。
和杨邃庵郊坛斋居之作杨民部旧僚也
宝炬光中夜漏深,万行珠树肃萧森。阳回左个迎雕辇,人在东坛整玉簪。
伐木尚怜求友义,倾葵偏切侍臣心。悬知扈从归来日,应有文思颂德音。
送严郡通守郑希说还任
挽黄门林克翀其子任中书舍人
黄门旧日读书斋,阶下孤桐手自栽。今日孙枝长百尺,几时仙驭复归来。
送洗侍御汝实归养
殷勤将母疏三篇,锡类皇恩下篇天。试问彩衣初着日,何如豸史未归前。
平生忠孝能兼足,浮世功名尽让先。安得板舆随白发,共来京国庆尧年。
新都杨君
千古交游道义存,故应传子复传孙。天开事业文章府,人聚忠贞孝悌门。
此夕莫嫌车马闹,清秋宜放笑谈温。吾曹当日相知意,欲为诸君次第论。
薰风三首 其三
世人皆苦热,我独受清阴。欲向南风祝,朝朝入舜琴。
寿三原王太宰
翘首班行八座尊,清风归去隐三原。为霖望切人心在,调鼎功多国史存。
心远尚怜思魏阙,身閒聊得卧丘园。庭前丛桂高千丈,应是明时雨露繁。
寿丘阁老七十二
琼山前度降神时,初报寒梅第一枝。麟出九真曾瑞世,凤翔千仞更来仪。
苍生正喜归仁寿,黄阁于今有俊耆。浅薄幸随乡里后,愿输忠悃荅无为。
梁储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又请早立储君,不报。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世宗即位,被劾乞归。卒年七十七,谥文康。有《郁洲遗稿》。► 101篇诗文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 其一
送全州学正何汝和之任
寿座主彭阁老
题沈主事母朱氏受封敕卷
挽尚书
题画花
送陈亚卿册封
同两司登山
送曾大尹
月雁图
鬼谷子
夏景述怀二首 其二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 其三
牧牛图三首代作 其一
代夏景述怀
寿夫人
送张太宰南还
御笔画禽鸟 其一
致仕作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三
送唐给事出使侍母还乡
题十亭
附送徐公子挥使东归四首 其三
训成堂为傅学士赋
送欧职方时振出守汉中
送故人之子郑通判严州
广成子
和张元升宗伯游西湖见寄
自符堂
致政南还自述
使节荣归为江文源侍读作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 其一
李程二学士被命教庶吉士唐大夫有作奉柬予次其韵
挽周司寇
寿王御史母朱氏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 其二
送进士钟元溥归东莞次张尚书韵
题一舫斋集
致政写怀
牧牛图三首代作 其二
元夜 其四
黄石公
敬轩何君顷以公事至京师事讫言归索诗为别因为之赋此
送潮阳翁宪副存道之任湖广
孝贞皇太后王氏挽章 其二
送弟叔永如太仓次张叔亨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