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梁储
同年三百辈,荣悴几经心。复送君家去,离忧岂易任。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 其一
故人交谊重南金,画省风流许重寻。千里云宵违比翼,十年江汉阻知音。
祥鸾自合归阿阁,倦鸟惟思返故林。多谢北堂今夜月,后来应照我遐心。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二
太常庭院好花枝,百十年来景未衰。君是旧时种花手,定添奇品绕东篱。
挽尚书
尚书投老是何年,却忆尚书未老前。初解郡符来作牧,又承台印往巡边。
英灵已逐星辰陨,勋业终归史氏传。旧日甘棠犹在陕,几多新咏上遗编。
又元夜三首 其三
万井笙歌彻晓腾,了无残雪打寒灯。城中老叟逢人说,此乐生平见未曾。
送严郡通守郑希说还任
三年鱼雁几回过,南望思君意过磨。今夕挑灯重致语,别来离思恐犹多。
抡材自合先推毂,书最还应有颂歌。早晚乔迁何处去,岭南佳约莫教讹。
致政写怀
拈弄风花写肺肝,功名队里笑肝韩。人生志节撑非易,自古文章善亦难。
事到盖棺方论定,官能解组始身安。惺惺贤圣皆贫贱,千古高风慕孔颜。
中元谒陵次屠东湖韵
松栝苍苍望不迷,五陵风露已凄凄。立当明月频惊雁,行过荒村只听鸡。
原庙尚闻藏剑履,关门何用借封泥。不堪马上成归梦,还绕东华綵仗齐。
挽司徒
南国司徒未白头,乞身先道五头休。丹霞家近初尝橘,黄阙天高独上楼。
乡里儿童知旧德,恩荣终始贲山丘。十年不慰恩公眼,今览遗章泪重流。
送巡按
一诗何足送君行,君在秋曹旧行声。着豸未忘幽隐意,登车先慰士夫情。
霜横庾岭梅先发,风入乌台柏顿青。公事既闲温清毕,等閒佳句向谁成。
奉使安南初入其界及归至阙下作 其二
不载南交一物还,幸持完节见天颜。天颜有喜君知否,正在皇恩远被间。
薰风三首 其二
树带千岩色,人乘九夏风。岂无招隐意,谁与献诸公。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 其一
夏景述怀二首 其一
酷暑人间得思长,晓来先赐近臣汤。宫中亦有求贤渴,一曲薰风意自凉。
李程二学士被命教庶吉士唐大夫有作奉柬予次其韵
奎壁光芒夜彻天,两公新命领群仙。金堤晓日联丝鞚,玉署春风醉锦筵。
鸾掖文章瞻具美,鲤庭诗礼属多贤。中丞剩有新篇纪,明日都城作话传。
送进士林公器宰永嘉
昔年离别苦匆匆,幸此清秋笑匆同。花县却烦凫舄去,绮筵又见马蹄东。
温存未出催科外,勋业先成小试中。万里东南有民瘼,几时为我寄诗筒。
寿王御史母朱氏
闻说仙家日月长,此图自可献萱堂。愿凭青鸟通佳信,更借蟠桃献寿觞。
膝下彩衣初拜庆,门前骢马又严装。临行教语知多少,定出皇华第一章。
送唐给事出使侍母还乡
朝回长得奉慈闱,又却乘轺侍闱归。江水自饶鱼入馔,门闾偏称锦为衣。
君亲恩重知难报,江海情深念久违。驱遍羊肠无畏处,也应持此报春晖。
寄弟叔永
十年前事苦痴呆,掉转头来亦呆哀。樽底滚将豪气去,花间招得病根来。
欣谭金榜三秋耀,懒向青灯万卷开。信笔题诗传示汝,莫教重学汝兄哀。
寿座主彭阁老
乞归先伴赤松游,甲子今来又一周。发白已怜身早退,心閒还与国同忧。
书成东里终篇后,名冠西江第一流。姜桂自怜偏性在,当时药笼愧同收。
红梅为东宫伴读段君赋
罗浮仙子玉为容,移入宫墙便不同。应为岁寒心事好,天将朱紫答元功。
梁储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又请早立储君,不报。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世宗即位,被劾乞归。卒年七十七,谥文康。有《郁洲遗稿》。► 101篇诗文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一
题沈主事母朱氏受封敕卷
同两司登山
送公巡抚福建
夏景述怀二首 其二
送林方伯水泉还京
恭题宣宗御笔扇面上有宣德六年字
致仕作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代夏景述怀
附送徐公子挥使东归四首 其三
元宵胜赏次杨石淙阁老韵
送弟叔永如太仓次张叔亨韵
送陈亚卿册封
元夜 其四
送翰林侍讲陈师召升南京太常寺少卿
送编修湛元明
送洗侍御汝实归养
送故人之子郑通判严州
和张元升宗伯游西湖见寄
黄石公
次三老阁前迎春草
王通政父母挽章
御笔画禽鸟 其一
寿丘阁老七十二
次前韵并送伦太史张黄门奉使安南有序 其一
新都杨君
寿刘阁老
题十亭
东园次陈以道评事
送进士钟元溥归东莞次张尚书韵
送潮阳翁宪副存道之任湖广
月雁图
孝贞皇太后王氏挽章 其二
送全州学正何汝和之任
送逵斋叔归乡
送叔永如太仓
寿刘阁老夫
挽周司寇
和杨邃庵郊坛斋居之作杨民部旧僚也
和蔡东轩驸马自寿
送欧职方时振出守汉中
次屠东湖寒食陪祀宿昌平韵
送南京兵部尚书韩君
敬轩何君顷以公事至京师事讫言归索诗为别因为之赋此
送友南行
送张太宰南还
萧总制致仕西归予亦自岭外至相会话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