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点绛唇(贺四十五舅授室四阕)

点绛唇(贺四十五舅授室四阕)

宋代 廖行之

年少清新,襟裾那受红尘污。还他礼数。莫遣衣冠粗。
拟倩东风,西遂轮蹄去。泠然御。飘飘仙趣。直到骖鸾处。

诗人廖行之的古诗

和马茂先净因阁中所题

宋代 廖行之

纷纷红紫泄天机,已是山城春半时。
顾我逢花须泥饮,高情难许俗人知。

鹧鸪天(寿叔祖母)

宋代 廖行之

曾宴瑶池万玉宫。鸾骖此日自从容。杓携鹑首坤维外,岁在降娄虎坎中。
生指李,寿方瞳。云仍今有鹊巢风。传家自得长年诀,安用人祈鹤与松。

挽龚主簿盖卿

宋代 廖行之

奇士如公少,居然得誉尊。
绩文追古作,戏策达修门。
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尚存。
伤心南野路,天迥暮云昏。

和清明前即事三首

宋代 廖行之

雨歇花畦径未乾,春衣初试觉轻寒。
所欣节物能多好,祓禊临流江水澜。

寿邵阳唐倅二首

宋代 廖行之

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地涌两足双金莲。
光明照耀十方界,至今犹记周昭年。
当年刹利西王国,才见薰风入炎日。
菩提广转大法轮,普现宝身千百亿。
即今应感湘江涯,一念甫为群生迷。
诞弥犹是旧来日,尘世已觉心南移。
宰官未向朝端去,暂作资阳大慈父。
惟将四谛妙真来,一洗含灵愁叹苦。
海近岂久淹王祥,沙堤指日催鸣璫。
心华定力莫思议,福利四海为津梁。
斯民正赖觉空觉,应世因缘讵能度。
椿龄永劫未渠央,会看优昙几开落。

寄舅氏

宋代 廖行之

北山结斋处,爽垲非嚣沙。
开轩寻丈间,四座情誾誾。
君无挟长态,我亦忘等伦。
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
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
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
秋高鳌峰秀,得助尤清新。
明珠不分锡,何以尉吾贫。

和真珠花二首

宋代 廖行之

累累璎珞作新装,万蘤匀开细细香。
好是花时最清绝,月明珠露夜初长。

和晚菊三首

宋代 廖行之

覉寓穷秋几许清,晚芳犹尔亦何荣。
东篱旧岂论余子,三径今应愧老成。
气吐耐堪供饮兴,登临那得厕群英。
节华要是丈人行,俗眼谁知省屈平。

为老人寿苏盐

宋代 廖行之

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
亚燕推手笔,刺暴赋箎埙。
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
二天公覆盖,六印气雄浑。
美玉蓝田裔,洪河积石源。
人材钟盛世,候伯萃高门。
龙集天津尾,杓携井络坤。
策加三卦候,蓂改四朝昏。
兆梦熊罴喜,仪庭鸑鷟鶱。
崧高真气宇,佛祖是心原。
标准仪中外,才猷剸剧烦。
枢庭陪国论,江介辅侯藩。
忠力宣僚寀,勋庸简帝阍。
皇华分使节,风采动輶轩。
煮摘三湘富,澄清九郡恩。
融融流叶气,蔼蔼载谣言。
望洽青毡旧,荣须锡马蕃。
金瓯披姓字,芝诏下天垣。
卿月当联棘,王庭合簉鵷。
蓬壶开寿域,斗柄楫芳樽。
蟠实来仙木,松膏出老根。
祝公千岁寿,带砺见调元。

丑奴儿(庆邓彦鳞生子)

宋代 廖行之

一春底事多佳气,非雾非云。郁郁氲氲。端为君家诞阿兴。
庆源衮衮由高密,福有多根。百子千孙。此是元侯嫡耳孙。

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宋代 廖行之

新凉凭雨入郊墟,却置诗书困简书。
顾我尘埃随野马,今谁风味忆鲈鱼。
可能三釜从吾好,且放双眉满意舒。
賸买一尊浇礧磈,从他虢虢水鸣除。

上湖南孙漕四首 其一

宋代 廖行之

湘郡湘城四十馀,赋租无爽岁无虚。三年自是澄清泽,一吏何能抚字书。

底事古人勤劝课,由来国计在阎闾。南阳谁守蒲谁宰,更赖褰帏使者车。

山枣道中

宋代 廖行之

疾雷将雨风怒号,夜半破屋声嘈嘈。
平明野水一犂满,浮云忽散青山高。
三湘归来故清绝,半载何事徒捐劳。
可怜辜负春已晚,莺老花残空濁醪。

鹧鸪天(咏梅菊呈抚州葛守)

宋代 廖行之

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
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和益阳赵宰六首 其四

宋代 廖行之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

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

暮春偶成四首

宋代 廖行之

春色堂堂去,云容故故阴。
情连芳草远,愁共碧波深。
一雨能多久,鸣鸠只合瘖。
杖头方寂寞,那得濁醪斟。

挽龚宣教世基

宋代 廖行之

游刃虽余地,本鸾试未周。
仅伸三釜养,俄隔九泉幽。
风树悲难弭,蒿莪痛曷瘳。
平生无恨处,有子袭箕裘。

山居三首

宋代 廖行之

暖地池塘早绿,春和笋蕨先肥。
惯作田家活计,懒随廛市关机。

寿巴陵朱宰

宋代 廖行之

万里沅湘浩荡秋,秋来佳致日清遒。
湖平一碧波光静,雨足千崖暑气收。
底事欢声腾下隽,祗今贤宰在中牟。
民情天意归仁寿,看到三公尚黑头。

和清明后即事

宋代 廖行之

柳阴嫩绿藏莺语,花径余香著燕泥。
南亩十分农事好,平畴野水称耕犁。
廖行之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