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调歌头(寿邓彦鳞)

水调歌头(寿邓彦鳞)

宋代 廖行之

凉吹起空阔,疏雨敛轻阴。潇湘江上秋色,佳处不胜清。拄笏西山一望,气与千崖高爽,天意属奇英。威凤下瑶阙,丹桂矗云根。
汉元侯,流德厚,在云孙。金昆玉季,曾共接武上青云。堂上瑶池仙姥,庭下芝兰玉树,好事萃于门。剩讲经纶事,早晚自公卿。

诗人廖行之的古诗

鹧鸪天·送了春归雨未收

宋代 廖行之

送了春归雨未收。雨肥梅子满枝头。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蓂两荚,岁千秋。崧高神气禀公侯。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

觅酒於宋伯潜

宋代 廖行之

典衣无策渐朝衫,早计君毋笑拊骖。
未辨墙头仍翁下,空哦斗北与箕南。
蒲萄不作凉州想,庚癸犹酬褐父谈。
折简更招花下饮,可能离坐亦容参。

和益阳赵宰六首

宋代 廖行之

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
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
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
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

江皋即事

宋代 廖行之

霜肃寒空晴意力,江清一带玻璃碧。微波漾日光浮浮,万顷无声流寂寂。

湾头轻舠一叶微,篙工急刺驰如飞。饥鸦见人自惊去,未若鸥鸟能忘机。

船头午后炊烟起,飒飒微风掠蘋尾。江皋有客意何如,独立无言望江水。

上湖北赵司仓三首

宋代 廖行之

黼扆天高德意深,恩言临遣重丁宁。
九霄雨露新英节,一日风雷遍洞庭。
财力定能均息耗,米盐因得裕常经。
如今想见南翁喜,长望吴头认使星。

鹧鸪天(咏梅菊呈抚州葛守)

宋代 廖行之

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
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和咏莺

宋代 廖行之

雅正馀音隐小成,咿哇嘈囐彼何荣。数声睆彼迁乔语,一洗纷纷百口鸣。

和武必达郢亭杂咏韵

宋代 廖行之

君家华屋隐松关,满壑清风六关寒。
半岁胡为漫蓬转,篇诗犹解惜春阑。
人言占马应东首,我欲移文向北山。
试问啼鹃缘底事,书情终日劝人还。

又和前韵十首

宋代 廖行之

结实收功鼎鼐调,不论江路与山椒。
可怜杨柳空牵妩,飞尽狂绵只绿条。

送黄尉解官因简黄德亨

宋代 廖行之

夫君解纽去通泉,十幅风帆下泉川。
宝剑诗成光射斗,扶摇路稳翼垂天。
湖山桂老乘秋兴,越水梅开近日边。
丹扆须贤方侧席,会听鸣履上星躔。

洞仙歌·虞弦挥按

宋代 廖行之

虞弦挥按,甫奏熏风曲。两两尧蓂长新绿。揖鳌峰、连雁峤,轇轕圆融,总里许、北郭门围全属。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龙穴霏烟霭晴谷。向氤氲和气里,岁奉瑶觞,试屈指、几阅梅林初熟。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

和曾知运寄兄诗二首

宋代 廖行之

得丧区区指屈伸,褰裳归去楚江滨。
莼鲈到底秋风美,牛斗依然夜气新。
满壑烟霜供啸傲,传家诗礼照清贫。
不须变姓吴门隐,自有相从化鹤人。

挽刘主簿令二首

宋代 廖行之

雁行场屋久联翩,赋客终为桂籍仙。
鸾诰已封慈母贵,鲤庭仍见世科传。
传头生死归何地,反掌荣枯欲问天。
贱子门阑方有托,惊嗟梁木忽先颠。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宋代 廖行之

驰名衮衮甚长川,君独乘风万里船。
得意正看期汗漫,趋时宁肯媚连娟。
升沈百辟方公道,扶植斯文要众贤。
元献景文今棣萼,还须柱石汉中天。

和益阳赵宰六首 其四

宋代 廖行之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

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

江楼雪望

宋代 廖行之

几日凝空雪未阑,江头乘兴一凭栏。
瑶池宫阙连天迥,琼圃山川特地宽。
极目龙沙千里远,倚空冰柱数峰寒。
望中浑觉蟾宫近,便欲乘风寄羽翰。

点绛唇·秋兴连天

宋代 廖行之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
莼不犹好。莫落秋归后。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
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和晚菊三首 其一

宋代 廖行之

羁寓穷秋几许清,晚芳犹尔亦何荣。东篱旧岂论馀子,三径今应愧老成。

气味耐堪供饮兴,登临那得厕群英。节华要是丈人行,俗眼谁知省屈平。

上湖南孙漕四首 其三

宋代 廖行之

湘俗湘人百不忧,口无异论只歌讴。皆言此日孙夫子,还是当年郭细侯。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闻镇长流。而今九郡皆膏泽,看取黄云万顷秋。

和人乞朱樱十首

宋代 廖行之

旧闻云梦泽边城,饱饫林间主不嗔。
薄暮一鞭飞骑迅,归来盈袖熟红匀。
廖行之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2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