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宋代 廖行之

官事何时了,郊行亦兴佳。
不因修佛供,端为忆诗家。
歌櫂浮春浦,吟筇倚暮花。
翻思红蘂句,想像怨年华。

诗人廖行之的古诗

挽黄承事三首

宋代 廖行之

肯为儒冠叹误身,直将富贵等浮云。
谈棋柯腐尘劳想,读易编摩世俗纷。
郑叟遽嗟年在己,卜商宁作地修文。
须知异日高人传,耿耿君平继有君。

食菜作二首

宋代 廖行之

吾儒不羡能方丈,彼相胡为食万钱。
谁识春来有珍味,乐如疏食曲肱眠。
园中菜把勤能致,曹掾莼羹美未专。
便作远谋胜肉食,他年无愧作诗篇。

重九后菊

宋代 廖行之

寂寞东篱几夕霜,不堪憔悴逐霜凉。
谁知璞玉浑金态,尽作红尘紫陌妆。
流液尚能甘水味,返魂应付与梅香。
来年莫落秋深后,好趁登高入酒觞。

和喜雨诗

宋代 廖行之

夏畦云稼忧芳蕤,炎官火伞烘晴曦。
何人半夜起龙蛰,慰我卒岁丰年期。
吾生正作一饱计,天意似悯三农时。
椎牛酾酒乐村社,帝力於尔其谁知。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 其六

宋代 廖行之

藉甚家声杜小冠,公侯衮衮照门阑。培风小作湖山隐,九万扶摇正好看。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

宋代 廖行之

休论决处甚防川,刚道呼来不上船。
正使涓流鸣虢虢,终然修竹净娟娟。
浮沈与世鱼潜跃,清濁从渠酒圣贤。
富贵功名皆自有,可怜邀月问青天。

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

宋代 廖行之

旧游历历记湟川,南下番禺稳可沿。
知有文星冲斗去,遥怜海水绕城边。
而今五岭多宜客,见说群卿賸好贤。
问讯夫君聊吏隐,云胡三月未官迁。

青玉案·家山此去无多路

宋代 廖行之

家山此去无多路。久没个、音书去。一别而今佳节度。黄花开未,白衣到否,篱落荒凉处。峥嵘岁月远秋暮。空腹便便无好句。菊意愆期浑未许。那堪惹恨,年来此日,长是潇潇雨。

送鲍判官解官归浙西

宋代 廖行之

蚤行吴越得清名,岁久湘中始识君。
人物自堪交仲父,才华端可继参军。
一州从事曾游刃,万里封侯好策勋。
江上今朝话离别,西风吹起楚天云。

岁晚寄罗舜举

宋代 廖行之

岁晚旅怀恶,云平东望赊。
故人空眼底,别恨忆江涯。
尺素形声画,萍踪溷齿牙。
襟期定何许,归梦恼胡笳。

念奴娇(寿四十叔)

宋代 廖行之

薰风庭院,报槐阴拥翠,池波凝阴。瑞气葱葱浮燕寝,羽仗霓旌相属。__开祥,长庚入梦,诧列仙图_。林泉高迈,肯应轩冕尘俗。
好是妙舞清歌,浮瓜沈李,荐杯中_醁。鹊尾炉生香篆细,又作如何祈祝。度问蓬莱,丹崖胜处,几摘蟠桃熟。东方何在,凛然能继高躅。

代贺苏盐生朝

宋代 廖行之

斗杓酒携井络墟,月蓂四荚随盈除。
絪緼和气掬宇宙,葱郁瑞霭充门闾。
门闾自是相家旧,许国勋阀今渠渠。
公侯骨相奇表在,佛祖心谛群疑祛。
长材不惮剸烦剧,入赞枢庭还题舆。
声猷业履蔼中外,使节荣畀东南如。
三湘来领阜通计,九郡咸企澄清车。
民言此地公蘧蘧。当馈注想宁应徐。
姓名行启金瓯书,公府入即潭潭居。
方壶蓬岛有寿域,安用九转刀圭余。

和人乞朱樱十首

宋代 廖行之

旧闻云梦泽边城,饱饫林间主不嗔。
薄暮一鞭飞骑迅,归来盈袖熟红匀。

病中寄武公望二首 其一

宋代 廖行之

四十馀年尚转蓬,渠论南北与西东。但知爱子三迁教,不办谋生一亩宫。

北海可怜真意广,步兵良苦漫途穷。人生择术须循分,鹏鴳逍遥自不同。

和晚菊三首 其二

宋代 廖行之

何事清光老更清,故应有菊占清荣。后来汉陛知薪积,晚出商山叹翼成。

三径惟将松比操,东篱那为酒含英。纷纷红紫随时好,臆对西风诉不平。

和咏莺

宋代 廖行之

雅正馀音隐小成,咿哇嘈囐彼何荣。数声睆彼迁乔语,一洗纷纷百口鸣。

水调歌头·天下伟人物

宋代 廖行之

天下伟人物,荆楚号名流。幅员千里,英气磅礴岳南州。雁峤高参翼轸,石鼓下盘朱府,衮衮应公侯。常记生申旦,明日是中秋。挈明月,翳翔凤,驷飞虬。东南一尉,何事三载漫淹留。谈笑洞庭青草,从此阆风阊阖,高处看鳌头。更种阶庭玉,慈母念方稠。

赠别罗舜举二首

宋代 廖行之

畴昔交情一辅车,年来造物且乘除。
论文谁共肺肝语,道旧空传咫尺书。
半岁不堪心鄙吝,一樽聊得语踌躇。
匆匆又作相违恨,愁绝临风送目初。

洞仙歌(寿老人)

宋代 廖行之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两两尧薰长新绿。揖鳌峰、连雁峤,薰轕圆融,总里许、北郭门围全属。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龙穴霏烟霭晴谷。
向氤氲和气里,岁奉瑶觞,试屈指、几阅梅林初熟。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

和真珠花二首

宋代 廖行之

累累璎珞作新装,万蘤匀开细细香。
好是花时最清绝,月明珠露夜初长。
廖行之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