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朝崧
轣辘双轮响,蜿蜒十里间。隔林遥见海,下阪始知山。
风劲无飞鸟,天寒促刈菅。昨朝传府帖,官柳禁人攀。
春日闲居,再用倒叠韵
白袷新春卧故山,草堂人已倦游还。一帘花雨摊书冷,半榻茶烟对竹閒。
琴韵涩难调指下,酒悲醒亦在心间。诗成自写东头屋,尽日曾无客扣关。
子夜歌四首 其一
郎如兔丝草,侬似女萝枝。一朝相萦抱,缠绵无已时。
司马相如
几篇诗赋继风骚,金殿论恩异数叨。至竟巧迟胜拙速,齐名应未许枚皋。
入秦曾记题桥柱,归蜀真看拥节旄。当日不逢杨狗监,凌云赋就亦徒劳。
望月峰 其一
满天星斗鹊南飞,望月峰头一振衣。尘世已无乾净土,乘风吾欲广寒归。
马融
据图刎颈笑痴呆,一念贪生是祸胎。老向权门作鹰犬,当时何苦朔方回!
帐中十二金钗列,门下三千弟子来。绝代风流兼尔雅,东京儒者此通才。
舟行杂咏八首 其五
泛泛到中流,蛟龙吹浪起。将身托轻舟,与汝同生死。
赠林月香校书二首
灯红酒绿画楼东,此夕飞花遇断蓬。沧海桑田多少泪,慇勤弹入四弦中。
舟行杂咏八首 其四
隔断华夷界,其如此水何!无人管来往,输与白鸥多。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 其四
忆昔缨裙沪上游,果然人世有丹丘。吴歌子夜妖姬唱,郢曲阳春上客酬。
回首欢场成梦影,投身荒岛足悲愁。佳期愿待江波绿,更泛五湖三泖舟。
考槃轩 其二
涧阿小筑雅堪称,门对春山绿几层。绝好午晴花气暖,鸟声唤客画楼凭。
哭施氏孙翩翩四首 其四
船头风起飐灵旂,夜发三山泪满衣。海阔易惊新月坠,天高谁见彩鸾飞。
外家樊昵悲相送,小妹观香痛不归。留得垂髫遗像在,家人传看是耶非。
题资铨侄与其师龚孝廉仲翎
绛帐笙歌户外传,师生唱和有新篇。韩门多少谈经士,辛苦吟诗贾浪仙。
消夏词 其一
池荷香入茗瓯深,閒听鸣蜩坐绿林。不见黄初旧宾客,南皮瓜李忆浮沉。
哭内子谢氏端 其二
外家儒而医,订婚自总角。门户非所论,高堂重贤淑。
当其初来嫔,冠盖盈吾族。季子未成名,苦劝下帷读。
心心待鸾诰,荣亲及闺阁。每逢大比年,神前瓣香祝。
不幸卒无成,青衫长落拓。负汝期望殷,至今怀惭怍。
北游感兴四首 其一
海邦裘带镇从容,北府牢之盖世雄。今日蓬莱清浅后,盛名还共水流东。
次韵答抚松处士
富贵百年内,一霎优昙华。所以源道人,甘心逃烟霞。
同志如晨星,三五何寥落!君今有强弩,休穿鲁缟薄。
栽兰在空谷,种榆在层霄。相去天壤间,曷由知荣凋?
古人亦有言,投桃报以李。但愧东家施,颦眉学西子。
次家湘沅兄韵
孤山清韵许追攀,俗外相期礼可删。风雅暂因提倡盛,江河肯信挽回难。
沧桑劫劫愁何益?名利纷纷笑不关。今夜高楼风月好,开怀且斗酒肠宽。
阿片
一炬珠江竟不然,纷纷贾舶下西天。睡狮二百馀年睡,何日烟霞痼疾捐。
虎 其一
逐逐耽耽不受鞿,自誇彪炳好鞿衣。临江尾作张帆渡,下岭身疑傅翼飞。
收谷杏林惭服役,听经莲座肯归依。咆哮必久遭神怒,草际须防猎户机。
关门小泊
数点青山对酒杯,片云何意傍蓬莱。春帆楼影明斜照,玄海滩声转怒雷。
积雪不愁衣褐薄,东风将逐斗杓回。遥瞻上界真人府,愧少金门献赋才。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暮春偶题七首 其二
班超
将由晋江移居沪渎,示海外亲友
和留仙女史集句 其二
临江仙 次豁轩「溪边书感」韵
寄铨侄日本
懊恼词三首 其二
戏为抱狮图歌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 其二
恭祝升三社兄令堂八十晋一
十二月十五夜咏月
夜游宫 中秋雾峰夜宴
送家叔回台 其二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 ...
暮春寄北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 ...
瑞轩观芍药再咏 其一
懊恼词三首 其一
和绍尧病酒见示原韵 其二
渡乌溪
草恋花 其四 「感春」次任公韵
安平
赠谢傅为孝廉 其二
游仙词送献弟、衡侄之东京 其四
古别离四首 其三
赠林、杨诸子 其二
与吕生厚庵、沈生祝澄、侄幼春夜话作
咏史五首 其四
吴氏吟香园八咏中六首 六 老圃吟秋
归故居三首 其三
过涂城故址 其二
赖二留精舍数日重有此赠
夜坐与仲衡作 其三
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 其四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六
舟行杂咏八首 其八
哭内子谢氏端 其十二
池上荷花旋开旋落又赋 其二
再步前韵答槐庭四首 其二
雾峰杂咏十首 三 蓉镜斋
古别离四首 其二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 其一
旗后作 其二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七
东势角
孙逸仙 其一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二
画蟹 其二
题洪以南书家画兰小册
荔枝岛 其二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五
效阮公咏怀三首 其二
罗蔚村孝廉
次和云从见赠韵
游仙词送献弟、衡侄之东京 其三
呈槐庭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