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声图

秋声图

明代 林大春

一雨秋山爽气深,主人坐我秋云阴。披图莫诵秋声赋,玉树萧萧愁客心。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寄丘上舍

明代 林大春

有客携琴到海滨,与君云是结交亲。公然不寄一行字,何况扁舟访故人。

寄二谢

明代 林大春

小院轻风落翠禽,海棠疏雨变浓阴。犹闻再整兰亭会,因识同盟莲社心。

好客年来应不厌,耽诗醉去可能吟。野夫近得消愁法,日写黄庭十数寻。

海阳柯明府挽辞

明代 林大春

走马京华引骏髦,飞凫岭峤试髦刀。才名蚤已誇天目,家学遥应接地曹。

海气侵人诗骨瘦,江城作客壮心劳。濒归不洒长沙泪,应化祥云五色高。

冬夜郑使君萧徵君见过联句

明代 林大春

剪烛坐青宵,论文慰寂寥。月高天气冷,风急露华飘。

尊酒留欢剧,弦琴引兴饶。秦台惊逸奏,金谷羡清标。

雅尚怀真隐,丹心恋紫霄。愁看江廓雾,閒听海门潮。

何日登台阜,还期度石桥。愿君松柏志,莫向岁寒凋。

南征寄吴中望顾子良兼忆钱惟重

明代 林大春

二兄并西署,而我独南行。已报吴中急,空传邺下兵。

楼船秋战罢,庙议日何成。向夕辞燕阙,新闻隔凤城。

逢人愧奔走,世事叹纷更。洛浦疑留佩,沧浪且濯缨。

无家还入海,有友未归京。阻绝干戈际,蹉跎岁月情。

乱离亲定否,迁转俗相轻。旧日惟吴季,闻风抵顾生。

比邻能再卜,车盖定须倾。倘遇衡阳雁,为烦一寄声。

麻城呈陶明府

明代 林大春

旅客炎风坐翠屏,闻君露冕拜屏坰。天回河汝江声出,云起东南楚岸青。

飞舄从知快沾湿,节旄莫自叹飘零。百年共有忧时志,明日须开喜雨亭。

读辽海集寄苏中丞

明代 林大春

黄河碧海词源远,中夏诸夷半远名。礼乐重开箕子国,车徒新筑仲山城。

玉鱼卜地悲群姓,金鸟传方泣五兵。作诵谁如周吉甫,勒名已有汉公卿。

有以四轴求书读书乐词者讶其浅俗无味因为古意四首示之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莫以夏日长,光阴何迅速。春蚕容易老,即看茧成熟。

去粤效玄晖体却寄苏铨部道先

明代 林大春

离袂临广潮,离帆下丰渚。长途一以长,玉容旷修阻。

龙泉怅复分,凤吹怜欢聚。夕鳞翔碧川,秋鸟游珠树。

感此夜西征,幽怀日东注。夙期宁遽逢,芳讯何当遇。

日入吟虚堂,出门谁与晤。

雁荡冬游四首聊纪其大者 其三 灵峰洞

明代 林大春

仙子何年辟洞天,手持双斧下苍烟。檐前时许金茎滴,为种华山玉井莲。

童使君邀游清源山同蔡中丞王符卿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风烟万里入南台,槛外诸山次台开。北海张筵缘福地,西京留客尽仙才。

凄清虎啸林间出,绕缭鸾笙天际来。为问昔人栖隐处,飞霞此去有蓬莱。

罗浮归路寄怀曾明吾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新诗劳问讯,握手至今看。岂谓烟波隔,翻嗟会面难。

明珠徒自媚,宝瑟向谁弹。知有天台约,何缘过考槃。

开岁六日风□□□□吴生光卿同诸侄小集于大隐轩适叶郑二老者至遂 ...

明代 林大春

新春天气好,夜始见飘风。幸有诸贤聚,何妨二老同。

清歌欺白纻,绿酒妒新丰。人日明朝是,晴阴付太空。

题岩石号意

明代 林大春

岩居应不羡时名,笑倚玫瑰物外情。兴在竹林因小阮,人传杜句识徐卿。

孤峰半插秋云白,邃谷平临夜月清。已种千头饶橘乐,定栽三树看槐生。

寄题萧廷玘池亭兼讯其从子曰贞

明代 林大春

习家池馆傍秋潮,一别空怜积翠遥。题壁总虚池上墨,登楼真听月中箫。

乘槎此日仍归汉,击壤何年共颂尧。最爱竹林怀小阮,可能琴酒坐相招。

山居冬夜辱三广文棹舟来访别承静宇林君以诗见贻因次得贤字韵和答 ...

明代 林大春

陶生性本爱林泉,误落尘樊三泉年。晚岁无心成小隐,今朝何意集群贤。

翠屏玉立江如练,锦缆风牵月正弦。天外忽传歌白雪,岩阿习习起春烟。

赠陈医士

明代 林大春

向平婚嫁毕,严子成都市。不挂杖头钱,不逐上方去。

祇持三世医,济人已无数。青囊久失传,丹溪思妙契。

况是宋人家,宁论五马贵。来往尽鸿儒,坐对南山翠。

滨海遗思卷为何潮州

明代 林大春

地远沧溟北,天高揭岭东。共言歌召父,何意失文翁。

庙貌烽烟后,人情涕泪中。犹馀韩子木,萧飒起秋风。

府江道中呈刘大参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独棹春流急,空山宿雾昏。江声来象郡,水势入龙门。

梦搅风前雨,愁连战后村。不缘同旅泊,那得话乡园。

自荥泽过河宿原武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向晓泊南岸,长风送北流。翻疑银汉路,真作泛槎游。

树隐黑阳暮,天空原武秋。停舟问樵牧,犹是古中州。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