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丘上舍

寄丘上舍

明代 林大春

有客携琴到海滨,与君云是结交亲。公然不寄一行字,何况扁舟访故人。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舍弟季子郊居观梅有作因用其韵自嘲书以示之

明代 林大春

腊残春近忆郊坰,拟看梅花过坰亭。世态定须愁冷落,良工应已愧丹青。

风飘雪片衣犹湿,月拥芳魂睡欲醒。却笑孤山林处士,未能闭户草玄经。

梅州赠萧广文

明代 林大春

与君俱岭外,君住曲江头。风度亲应见,云山岂梦求。

一经传泮水,五载客梅州。咫尺除书下,还为上国游。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

明代 林大春

山城十日渡江干,不是悠悠恋一官。世事犹闻贾傅泪,交游未厌贡生冠。

溪田漠漠通泉细,竹舍阴阴带雾寒。若效耦耕空避世,平生幽意讵应难。

早行即事

明代 林大春

碧雾涌诸峰,青虹绘林麓。一雨送新凉,郊原半膏沐。

晓来行路人,觌之自怡乐。平生泽物心,所至问民瘼。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是时正西成,田畴尽收熟。

黄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悠悠白鹭飞,片片秋云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禁闼故所恋,淮阳今不薄。

爰言谢同心,聊以慰空谷。

冬夜过魏大夫醉为短述赠之

明代 林大春

驱车曾向玉河路,把酒相看说路东。此日重逢怜汉月,同袍犹自咏秦风。

夜横宝剑龙光远,雪满瑶台鹤梦空。起草年来更何事,知君兴在华山中。

闻金大参久不视事诗以奉讯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先朝抗疏柏台臣,云是南中第一人。二十年来持斧处,至今风动八闽春。

送李给事册封长沙便道省亲

明代 林大春

天门诏下拜彤墀,肃立千官彩仗移。玄衮介圭诸国赐,银章金册使臣知。

熊湘地远存周辅,粤岭云开识汉仪。王事从容慰晨省,定将歌颂答恩私。

寄丘司寇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三台周历寻常事,数疏低回动紫宸。却笑孙弘归再出,空馀曲学拜平津。

和卢方伯暮春见访郊居出示家藏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年来两地各岩居,一札宁通政府书。晋室还须借安石,汉庭空复荐相如。

园林雨霁花犹湿,箫鼓风喧芰欲舒。何幸相逢更相别,偏留绣句照蓬庐。

九日至罗浮偕同游历览诸胜欣然会心漫有短述留题石壁以纪岁月四首 ...

明代 林大春

九日登临愿不虚,问谁曾此谒仙居。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岁百馀。

入地铜龙向天阙,腾空锦雀下庭除。荒碑梵宇多题字,不见当年御简书。

重过古氏山亭

明代 林大春

群峰朝涌碧云西,云绕山亭水绕堤。漫道习池客再至,那堪郑驿酒频携。

朱楼隐映松阴合,翠壁斜侵竹露低。自是尘寰多古意,何须重向武陵迷。

吾庠林广文先生屡却贫生之馈久孚多士之心闻而贺之作此寄意

明代 林大春

青阳回泮藻,绛帐引诸生。瑞雪迎人过,和风入座倾。

悬鱼休再至,执雉总空行。持此幽贞节,宁辞绝俗名。

唐明府自泰和驰素卷索书兼示近作走笔赋此

明代 林大春

生绡十丈锦为装,千里遥传到草堂。岂谓輶轩在翁孺,终当书籍代中郎。

新诗句句光堪摘,春雁年年情更长。见说时清政多暇,栽花应已遍河阳。

答陈将军留赠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投笔何人本姓班,曾随飞将出云间。平居幕府心如水,生缚名王气若山。

阵转东南回斗极,旗翻岭海压尘寰。何期重枉夷门驾,逸兴飘飖不可攀。

惠阳唐节推以事至潮辱枉骑过东山因游曲水爰有短述为赠且订罗浮夙 ...

明代 林大春

向晓看山紫翠重,为攀玉节探仙踪。青云器远情偏洽,白纻歌残兴正浓。

风送瀑泉鸣锦瑟,霞披彩袖削芙蓉。临流却忆罗浮胜,期尔同登四百峰。

海阳柯明府挽辞

明代 林大春

走马京华引骏髦,飞凫岭峤试髦刀。才名蚤已誇天目,家学遥应接地曹。

海气侵人诗骨瘦,江城作客壮心劳。濒归不洒长沙泪,应化祥云五色高。

东归过赣州辱施徐二岭北邀游望江楼偶成二绝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长江东去意何如,醉倚江楼问太虚。百折从来回不住,乾坤到处即吾庐。

题董村小隐园中竹

明代 林大春

爱汝干霄节,无亭也自幽。有时凡鸟出,戛击惊鸣球。

春回邹律变,泪染湘君怨。何当拟如金,砺彼淇澳心。

送马郡丞之官陇右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曾闻召对栽花日,忆在明光起草时。不是马卿清节重,谁能别驾到天涯。

将至京遇闻博士时博士来自南都

明代 林大春

江东岭表忽同来,千里风尘旅色开。雪里闻鸡怀远道,月中骑马步荒苔。

悲歌共有燕门思,作赋真怜建业才。圣世相看岂无意,黄金迟尔上昭台。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