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林光
渔翁方手网,渔子就青波。脱或吞舟过,看渠又若何。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一
絮粘枯树闹饥鸦,载酒过门问鸦车。屐齿每嫌穿碧玉,陶铛端欲煮琼花。
剡中夜舫殊堪画,驴背诗情却到家。老我都城兴无限,那钱买醉不藏叉。
题渔图
提学佥宪胡希仁先生访榄山留诗为识依韵奉答三首 其一
野云相逐惯披衣,梦断丹青亦掩扉。忽枉烟霞一回首,令人空念十年非。
桃花四首 其一
笑倚东风醉未醒,笼烟间雨不胜情。道人不用描真影,倒照边池水自清。
新年杂兴八首 其二
偶传通报到儒扉,谁信荣华有是非。昨夜南溟落归梦,白云遮断钓鱼矶。
舟早发富阳顺风过钱塘江望见江头忽然风转舟阻沙际 其一
人事天机洞可观,霎时容易霎时难。顺流未觉潮头险,逆境方知海口宽。
远岫云开高突兀,涨沙风捲去瀰漫。呼童暖倒磁瓶酒,笑看轻鸥弄急滩。
墨蒲萄为慎庵殿下题
偃蹇乌龙蟠屈,参差珠实高低。满架藏春风韵,灵根出自关西。
寄林待用宪长三首 其三
池水涵清风,鱼儿散还聚。安得意中人,边池纵幽别。
赠别钱伯瑞通判之庆远
柳花飞舞酒盈觞,万里官程道故乡。书锦蹁跹迎阿母,春风谈笑判宜阳。
医扶患卒恩堪想,安辑诸蛮古有方。叠嶂危峰绕滩水,山邮吹角迓来航。
题当湖别意二首 其二
白发愁惊几簿书,归途今已谢迷途。且看诗笔难描景,也入当湖送别图。
万事到头俱幻梦,一杯叉手是真吾。烟波满眼催人醉,明月飞云隔绿芜。
曲阜道中二首 其一
到处苑檐借隙光,共瞻晴日上光桑。缓沿泗水寻真脉,老愧斯文在圣乡。
心醉阳和疑卯酒,梦回花鸟忽宫墙。庸知人事非天意,百尺竿头道路长。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 ...
问程遥讶使君舟,少滞桐江看活流。解缆缓牵丁字水,挥杯延换富春筹。
光腾北极双龙剑,恩盖安南小越州。海角天涯虽僻远,锦衣仍傍故乡游。
次潘孔修秋官怀南韵时孔修乞南畿便养兼致赠别意
老去耽诗亦是魔,怀南满卷听魔歌。心悬手线鹑衣绽,目断秋云雁影过。
八十慈颜应怅望,三千归路易蹉跎。为忠为孝男儿事,未许人推艳语多。
陪周进士仲鸣谒思范亭小酌成诗二首 其二
文落湘江范语奇,我来何敢发狂痴。贤声一代堪尊仰,世运千年几合离。
山拥思亭连佛閤,春藏太极在梅枝。前朝宦迹多沦没,谁为荒山续旧碑。
将别严州留别诸友二首 其二
缆解沙鸥且莫疑,溪梅刚遇放疑时。诸君试共参天意,释子还能礼祖师。
山色留连皆惜别,风光过取不嫌私。他年归问桐江路,却把严光作故知。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一
尘缘三月住京师,去傍桐江一师丝。三沐三薰扬葛袂,半醒半醉咏鸱夷。
备尝世味心灰后,拈弄风花景暮时。凉雨几番思到骨,卖书争恐买舟迟。
过邵伯湖
风压云帆片片斜,湖边星散几斜家。烟含柳眼春犹浅,鸥浴蒲梢水未赊。
舴艋回时呼卖蟹,夕阳低处见翻鸦。诗成欲诵无人会,挑落船灯几点花。
经济宁新闸
湖水汪汪没晓汀,远山几点列汀星。云黄黍粟秋风满,雨洽虾鱼水浪腥。
流潦漫堤奔破闸,孤舟瞥眼走惊霆。避蛟不遣船灯照,一枕疏更到谷亭。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八
浮云全不动毫纤,争识元冥今最严。千首杜陵高格调,两年白帝困齑盐。
磁瓯索醉那辞酒,鸠杖扶衰更绕檐。何处梅花堪放艳,风刀刮面利尖尖。
赠方纯吉进士尹平阳
眼运寻常欲倒床,扶衰饯子更称觞。笔端未点无生话,酒面先浮苏合香。
天上朗星明浙水,手中花柳隘平阳。簿书莫废横琴乐,看续扶沟旧日□。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至钓台
次韵石斋先生赠姜仁夫进士三首 其二
九日次杜工部韵
吴缙折赠牡丹花因与觅莲栽
送何司寇抚绥还朝四首 其三
再游三洲岩五首 其二
登云居寺
题扇面 其一
次韵龚中贵桃竹感之作
再雪八首 其一
再雪八首 其五
戏题和尚石二首 其一
承田地曹见邀先至西湖保叔寺候任侍御张冬官偶赋
尼山
南安偶题七首 其三
新年二首 其二
和陶十一首
南安偶题七首 其六
题五殿下棠梨三喜扇面
漕运兵三首 其二
寄庄定山
汲江子二首 其一
过铅山有怀韩介之 其一
严州名宦九首 其七 胡寅
迁居四首 其二
题爱日楼为钱世恩正郎
盘窝观笋
戏题小录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六
登众岭用子翼韵
给由赴杭杨玘曹魁杨燧三子在侍
武林中秋遇雨遂阻西湖之兴赋三律以纪三首 其二
过宝应湖四首 其三
陈佥宪嫡母吕氏挽
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
江中
赏雪四首 其四
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 其三 荷
过蛋家租
秋野
将谒徐孺子
谷隐寺二首 其二
望郎石
阅诸生课
舟早发富阳顺风过钱塘江望见江头忽然风转舟阻沙际 其二
严州留别郡伯
过龙川
清溪钓矶 其一
陪岳台李别驾西泉曹侍御游岘石寺同次磨崖石刻诗韵二首 其一
送郎黄门上京三首 其三
石门西华寺三首 其一
赠别钟元溥黄门归省
中秋袁藏用馈鱼写怀兼寄
九峰十景 其八 关门松屏
将出京留别诸明公次屠亚卿元勋先生见赠韵三首 其二
下邳
和韵答吴泌处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