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石竹山紫云洞

石竹山紫云洞

明代 林鸿

群峰际东海,一峰凌紫云。昔人炼丹处,石室莓苔纹。

飘飘龙虎车,即此上丹阙。惟留白鹤影,宛在青松月。

下有静者庐,其人颇淳庞。一水落天镜,万花明石窗。

药食有时暇,还来叩岩关。心与鱼鸟乐,身随天地閒。

伊余困流俗,十载未应还。长歌赋招隐,梦绕天涯山。

诗人林鸿的古诗

出塞曲 其四

明代 林鸿

单于秋近塞,骠骑远临边。吹角风沙动,扬旌日月悬。

惊雕防猎箭,战马识烽烟。昨夜旄头黑,前军得右贤。

秋夜浦舍人见宿园亭分得天字

明代 林鸿

南宫饮散动经年,此会羁魂各黯然。
霄汉故人谁更在,江潭逐客自堪怜。
疏灯细雨开秋宴,落叶惊风搅夜眠。
归去晋陵成远别,好凭阳雁望南天。

梦中仙游

明代 林鸿

天葩小院敞云屏,鹊散星河逗客星。
欲识别来离思苦,晚峰长学黛眉青。

送应举议归鄞江

明代 林鸿

明府才能赡,三吴旧缙绅。遐方得循吏,圣代喜儒臣。

鄞水南归海,丹山东入闽。因知怀惠日,两地总阳春。

晚漫鄂州

明代 林鸿

孤城吹角水漫漫,近夕波摇舟漫滩。峡口砧声江上度,武昌树色月中看。

南天渺渺怀人远,北斗苍苍向客寒。流落水云千万里,不知何处是长安。

泉石与逸

明代 林鸿

久为泉石人,了与世尘绝。朝飧与涧霞,夜弄碧萝月。

扫石奏吾琴,寻泉饭胡麻。长谣古苔篇,似是仙人家。

陶令归栗里,安石栖东山。心将槁木灰,迹与浮云閒。

有时穷跻攀,落日更吟眺。碧草藉醉眠,玄猿引长啸。

冥栖笑流俗,何用寰中名。千秋放意气,永极云霞情。

别王六博士

明代 林鸿

携手出东门,离怀不可论。人分残雨色,江转白云根。

予亦辞家久,君因问故园。行当霜橘熟,几日醉朋樽。

拟王维登裴秀才迪小台

明代 林鸿

高台一登眺,满目白云深。况与林间士,俱閒物外心。

岚光当几席,秋色上衣襟。更待今宵月,与君同啸吟。

送李通守归镡上 其二

明代 林鸿

共看少府历山城,驻马西镛第城程。海峤遥连闽峤紫,昭潭曾似剑潭清。

半帘月色供诗句,一路梅花遣宦情。明日咨询归去后,定将嘉绩达宸京。

送吴士显

明代 林鸿

吴生雁荡人,脱略当世事。欲识平生心,悠悠江海是。

布衣何飘飘,孤剑千里至。斗酒未及欢,看云起归思。

长风吹古城,寒石下秋水。分手从此辞,车尘望中起。

留别高八逸人

明代 林鸿

野客行歌赋式微,江亭垂柳鸊鹈飞。久从别墅花前醉,倦逐征鸿雨外归。

极浦波光摇去棹,晴川柳色满行衣。冶城亦有同游侣,高唱于今似子稀。

题夕阳孤棹送郑二之交州

明代 林鸿

离亭夕景迟,游子去何之。白发孤舟别,沧溟万里期。

乡心春鸟唤,旅泊夜星随。无限分携意,殷勤唱竹枝。

送刘子服兼寄建溪诸知己

明代 林鸿

路歧一为别,壮心将奈何。云山寄远迹,岁月空蹉跎。

缅怀建溪客,离忧空沉痾。孤松偃涧壑,荆棘结岩阿。

巴唱销白雪,秦筝妒云和。遂令怀古调,感叹一狂歌。

鹿门自耕作,东山卧云萝。褰裳撷芳芷,投竿饵清波。

浮云自东来,青天郁嵯峨。明月遥古意,芳樽恣吟哦。

虽云念白首,终岁守蓬窝。

经东山别墅

明代 林鸿

别墅在东山,经过感畴昔。纵横醉时墨,犹在池上石。

林气飒以凉,山容淡将夕。缅怀携手人,念念不能释。

秋日同诸公至洽师房

明代 林鸿

洽公兰若宿云阴,上客何频此盍簪。幔捲云山邀逸兴,楼标霜月喻禅心。

空阶雨过閒花发,绝涧风来落叶深。今夜上方期共宿,一灯竹里对君吟。

送绝尘上人游江南

明代 林鸿

南国随缘到,应无去住心。听钟寻野寺,乞食施山禽。

晒衲梅风润,浮杯瘴海深。远公多古迹,只合老东林。

忆龙门高逸人

明代 林鸿

浮亭露饮玉樽空,千里心期此夕同。
海路想经春草绿,越吟愁对夜灯红。
他山花发莺啼后,别墅春归积雨中。
圣代祇今无隐逸,不应多病卧孤蓬。

赋得芭蕉雨

明代 林鸿

野人独宿祇树林,大千飞雨秋阴阴。悬灯照影不成寐,飒飒萧萧窗外音。

初焉汹涌海涛急,又若飞泉泻苍壁。云山夜静木客吟,水乡秋冷鲛人泣。

宫非宫,霜天气肃鸣丰钟。商非商,秋风落叶随飞扬。

角非角,簌簌江城古梅落。徵音羽音是耶非,嘈嘈切切鸣天机。

碎若珠玑落寒玉,清如素指调金徽。蹇予平素耽禅说,欲悟音闻犹未彻。

由来大听本希声,不信雷轰平地裂。今夕微吟挂月楼,明朝骑马粤王州。

声残响绝无所见,惟见芭蕉一叶秋。

感秋 其十一

明代 林鸿

季世尚游侠,使气凌诸侯。就死气一芥,含恩重山丘。

荆卿触秦怒,渐离重燕忧。小节若可尚,大义非良筹。

嗟哉黄金台,千古令人愁。

道中偶咏

明代 林鸿

林馆夕暂休,星驾晓仍发。
沉沉树若烟,浩浩溪如雪。
白首倦长途,青山笑予拙。
林鸿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3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