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尧阶

尧阶

明代 林鸿

伊昔陶唐氏,垂衣贵无为。所存昏垫忧,焉知宫室卑。

土阶一何陋,荒芜任茅茨。虽云三尺崇,足仞千载基。

陟降趋四岳,摄升朝百揆。雍容揖让间,庶绩皆咸熙。

彼昏琼其台,惟狂瑶其池。乱阶一以启,颠踬良在兹。

吾闻大圣人,广居宅八陲。礼门既大辟,义路亦载驰。

居处虽俭素,德业乃巍巍。勖哉后来人,可以为箴规。

诗人林鸿的古诗

挽沙阳朱氏 其四

明代 林鸿

绿杨两叶想眉颦,谁写新诗咏性真。一自朱楼人去后,莺花不似旧时春。

方节妇诗

明代 林鸿

北堂树萱草,我忧终不谖。念彼结发人,溘与朝露先。

眷言在诸孤,曷敢同下泉。昔看俎豆嬉,今见弱冠年。

慨贤夏侯传,永歌柏舟篇。怀哉古人心,白首敢自怜。

秋江别思图

明代 林鸿

无诸城下送行舟,满座诗人赋舟游。归梦不离秦苑夕,客程多在越乡秋。

江枫叶落填沙岸,塞雁声寒到驿楼。会见使君簪冕贵,未应华发老沧洲。

晚次雪峰寺

明代 林鸿

微霜落叶度关河,古寺清秋掩薜萝。轻策独随飞鸟去,好山偏向夕阳过。

三花祇苑逢僧少,独树空台积雨多。却忆朋簪耽胜事,下方尘世易蹉跎。

龙山亭

明代 林鸿

新亭依绝壁,隐隐见游尘。讵识鸣琴吏,能邀落帽宾。

衔杯山翠晚,散帙鸟声春。自愧非王翰,何由遂卜邻。

送王一之京

明代 林鸿

杨柳青青春草齐,官亭客散夕齐西。归心正逐孤帆去,离思偏惊匹马嘶。

雨歇听钟精舍近,月明闻梵枕峰低。那堪吟望空梁梦,遥忆清芬满剑溪。

海门秋望

明代 林鸿

云崖耸高寒,攀跻览溟海。试拂龙唇琴,馀音散苍霭。

月摇波影中,叶度秋声外。矫首蓬莱宫,仙人笑相待。

送朱大归淮养亲

明代 林鸿

旅棹历淮阳,春亭酒正香。贤兄开绛帐,季弟侍萱堂。

郢树侵吴近,淮流入海长。一杯分散后,归雁是同行。

赠刘子服兼呈菊老

明代 林鸿

杯酒见交情,微言发天机。寥寥言海间,荒途乃相知。

击筑对修竹,酣歌当古池。乘桴昔何叹,献策亦应迟。

如何鲁连子,功成无是非。

寄高逸人漫士

明代 林鸿

独倚城南百尺阑,粤乡秋思浩漫漫。平台树色催残照,近郭砧声报早寒。

云物正当摇落后,关河终念别离难。龙门别墅今宵月,谁与相同把酒看。

游芙蓉峰

明代 林鸿

密竹不知路,渡溪微有踪。
悬知石上约,定向松间逢。
物候变黄鸟,菖蒲化蒙茸。
相望不可即,袅袅霜天钟。

送李长史归吴中

明代 林鸿

祖道大江流,离筵起暮愁。山川临越徼,词赋动高秋。

兴入张生鲙,归馀季子裘。家林逢雁到,旅棹共星浮。

已说荒三径,常怀卧一丘。朝簪辞白发,野趣入沧洲。

知己惭疏阔,临岐谩唱酬。都将平昔意,乘醉一登楼。

为广上人赋归云山房

明代 林鸿

道山老禅七十馀,闭门不出祇园居。心将明月同清净,迹比閒云能卷舒。

萧散浮云閒更閒,因风也或到人间。晴教海上千峰出,暝与天边一鹤还。

归云寂寂山房暝,明月苍苍僧入定。禅心无着云无踪,一尘不染诸缘空。

山中有僧人不闻,世上流俗徒纷纷。愿为松下小童子,閒与高僧扫白云。

寄林一和深字

明代 林鸿

雨馆张灯坐夜深,故人相对醉成吟。二毛易老惭看镜,四美难并愧盍簪。

泽国晓霜催候雁,县城春树变鸣禽。贾生尚有长沙谪,此日无劳叹陆沈。

春暮宿湖山兰若

明代 林鸿

雨歇众芳晚,幽寻宿梵筵。闻经方丈里,听法比丘前。

远径投昏鸟,荒山啸夜猿。天花飘嶂月,玉磬度萝烟。

殿古苔衣合,湖光月镜圆。仰扳星斗近,俯视地维偏。

心静空尘到,身閒与世迁。三生应得悟,来此问安禅。

临江仙 秋登平远台

明代 林鸿

身是金门簪笔吏,天教未老归来。秋风扶醉上层台。

百年清梦醒,万里壮怀开。

看取古人何事业,一抔黄土苍苔。閒身差健且衔杯。

夕阳渔篴送,寒色雁书催。

同徐总戎登汴梁相国寺楼

明代 林鸿

杰阁千寻起,平原四望开。旅魂秋易断,乡思醉难裁。

魏国空流水,梁园半野苔。登高能作赋,不独子云才。

送孙挥下第归江东

明代 林鸿

灞陵杨柳色,樽酒送行尘。得桂都缘命,看花莫怨春。

云霄期自远,途路别来频。疋马东南去,高堂有老亲。

挽沙阳朱氏 其二

明代 林鸿

珠沉玉殒两茫茫,十里溪流与恨长。依旧春山花似绮,不知何处瘗兰香。

晚漫鄂州

明代 林鸿

孤城吹角水漫漫,近夕波摇舟漫滩。峡口砧声江上度,武昌树色月中看。

南天渺渺怀人远,北斗苍苍向客寒。流落水云千万里,不知何处是长安。

林鸿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3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