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恕斋洪尚书挽诗 其一

恕斋洪尚书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定是仙从天目来,少曾吟咏到襄淮。才名词伯班常伯,学问平斋授恕斋。

华盖谩云邻翰苑,衮衣不许上瑶阶。海山纵好归何处,叹惜人间事好乖。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师直为壮

宋代 林希逸

古有征无战,堂堂整六师。直哉能用壮,敌者欲何为。

道在周如矢,兵行汉有旗。天威雷在上,人喜雨如时。

敷德苗归舜,干盟鲁却夷。淮淝知义胜,算入谢安棋。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相逢刮眼试金篦,直下承当是嫡儿。长恨马驹天下少,汝今分骨我分皮。

和后村口占一首

宋代 林希逸

老去田翁多狎友,年来观主换新衔。缘溪竹杖时行散,面壁蒲团渐放参。

休梦笔花寻砚滴,但看贝叶守灯龛。清朝越绋将修礼,留滞何妨似史谈。

送余兄西上

宋代 林希逸

得意秋风早,香浮桂籍中。清疑卫玠是,年与贾生同。

鹏化多诸从,龙飞上两翁。此行宜趾美,伫见赋摩空。

三和磨字韵

宋代 林希逸

休忆朝携香满袖,从教人画雪披蓑。诗狂黄鹤楼堪碎,颂美浯溪石欲磨。

安得谷论肥定武,却嗤甫贵瘦光和。老痴只弄穷生活,散帙多闻暮鸟过。

梅花疑是君

宋代 林希逸

欲访春消息,寒花昨夜开。思君花在眼,使我亦疑梅。

蕊冷于人意,窗开露粉腮。欲同渠索笑,还似子归来。

兰室因香讶,冰肌助我猜。一枝聊寄与,何日共持杯。

挽后村五首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古来皆有死,身岂解千年。纵使能仙去,何如以集传。

骑鲸乌石外,下马钓矶边。忍使斯文丧,凭谁问老天。

悼刘主簿

宋代 林希逸

忽传哀讣泪难禁,忆在樗庵别至今。遗迹几何留子墨,知音多是惜人琴。

汝身汝伯相为命,一死一生尤痛心。幸是栖鸾本无意,遽令题墓向空林。

别吴帅恕斋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徐朝奉挽歌词

宋代 林希逸

薤露曲,薤露歌,人生如露可奈何。如公九十鬓皤皤,有子百世名不磨。

排奸直气贯羲娥,教忠蜚奏金銮坡。制书内出特旨褒,鱼跃白金绯染袍。

径阪之门道日高,葵藿园中翁共哦。诸孙玉立春室和,生事以礼踰牲牢。

公从诸仙游栏柯,送车千两山之阿。鸿章伐石质参轲,百年似此胜人多。

翁归如蜕儿悲号,团栾一散顷兮俄。门人从今废蓼莪,事亲无足可奈何。

事亲无足可奈何,薤露曲,薤露歌。

陈节斋挽诗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国重穆陵蒐钜典,帝咨宿学进典名。那知幻境空花散,不待藏山史草成。

笔冢长存堪怅恨,书棺何益谩哀荣。西山门第今无几,落尽残星泪眼盈。

和梯飙薛宰镜中我韵

宋代 林希逸

菱花泓里炯相亲,久玩还疑假是真。觌面果为谁氏子,回光须照本来人。

正惭我老羞看影,堪笑渠痴苦效颦。陶叟但知身有二,当年问答只形神。

榴花照眼明

宋代 林希逸

惜花愁满眼,倚杖庆新晴。绿幄杖天暗,红榴照我明。

蹙巾迎日吐,剪锦亚风轻。一见眵昏失,多疑醉缬生。

撚须诗欲就,觌面兴偏清。却笑酡酡后,看朱碧已成。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勋名已盛端嘉日,身佩安危三十年。自去鸿枢开督府,迄辞鸱阁老平泉。

早看养马封侯将,晚作骑鲸捉月仙。纵道进贤冠最好,不须画此上凌烟。

月静庾公楼

宋代 林希逸

明月今宵好,曾经照庾公。登楼经静夜,怀古对秋风。

飞镜缘空上,危檐映水中。胡床无恙否,岸帻为谁雄。

老子今何在,寒光昔亦同。清谈孤此景,白发向江东。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声名早日到宸几,自许凌空健几飞。朔党家传真抱负,西州人老几招麾。

长庚穷杀狂如故,韩愈疑为傲则非。岁晚虽为香案吏,白头终与壮心违。

题赵工部柞山堂

宋代 林希逸

太白前身锦绣肠,字书搜尽入篇章。作归田赋辞兰省,取半山诗扁草堂。

自拟百围庄散木,不誇五柞汉长杨。却愁金殿催班去,风舞槐龙影正凉。

和鞯字谢后村和篇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九帙筵开喜更深,金杯从客十分斟。新词岁岁歌县矢,回启人人得碎金。

短韵岂堪勾白句,初心却似欠韩箴。如公总是书融化,椰腹多于汉学林。

身玉要俱捐

宋代 林希逸

壮节将全赵,威风直挫秦。若令空授玉,宁用复还身。

此璧瑕何有,伊人气愈嗔。头宁同碎柱,节不可欺臣。

大义千钧重,微躯一羽均。后来谁慕蔺,盛节独嶙峋。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中朝更几局,鸣世独铮铮。奏疏如山稿,哀笳何处声。

虽孤岩石望,何损斛峰名。应有遗书富,何时见集行。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