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棋诗 其七

咏棋诗 其七

明代 林熙春

一将当权拥万兵,敢来犯顺论输赢。炮声震动惊天地,士策深沉决讨征。

铁马风骄驰峻戟,玉车云蔽捣重城。妖氛扫尽江河净,报主除凶怒气平。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送饶平邓父母守真安

明代 林熙春

翩翩仙吏擅玄晖,晖守除书自晖微。清夜韩江传鳄徙,秋风蜀道见凫飞。

辟莱千里须持斧,挟纩三军赖解衣。应远家猷君努力,肯遗宵旰恋慈闱。

挽傅莘野四章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乡射推三老,前朝衰令身。胸藏千载事,眼见百年人。

蔬素多贻谷,羹墙重采蘋。天涯型范远,瞻望却伤神。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五 庭燎

明代 林熙春

星辰灿烂焕天文,庭燎辉光欲两分。更有氤氲香气蔼,六龙仍复护祥云。

闻贰禄勋

明代 林熙春

驽马自惭非世顾,误蒙一载两纶新。典章亦是清华署,樽俎宁容放逐臣。

已信皇恩频浩荡,宁知臣念益逡巡。三朝豢养犹难报,自许涓埃答圣人。

寿寒窗兄八四

明代 林熙春

吾家宗正隐林丘,渭水频加海丘筹。己信逋仙笼放鹤,无烦绮圣杖扶鸠。

乌纱头丘三朝宠,彩服阶前四世游。更睹五千腾紫气,直从函谷跨青牛。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反侧西川剑未韬,借才于楚佩虔刀。多君慷慨千金品,莫负君恩叹独劳。

咏棋诗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书生慷慨欲论兵,胜算独操我自赢。强弱已分方急发,坚瑕未审莫轻征。

到来马啸风云会,此去车攻七十城。帐殿论功先策士,主君信赏报升平。

送游座师伯子绚寰还莆

明代 林熙春

幸逢伯乐得前驱,十载重瞻汗血驹。羊城一色桃花县,凤水千株柳树庐。

衣钵敢云传自我,箕裘原是属诸孤。君归知己如相问,为道韩山即镜湖。

癸丑元日

明代 林熙春

日边瑞色起遥岑,一泪一收慕转深。祗向松楸勤虎拜,无从趋步听龙吟。

幸逢天子朝阳会,况复云孙祝岁临。但愿山灵频孕秀,可能奕世绂缨簪。

过蓬辣滩志喜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龙飞天启辟蒿莱,凤诏求遗动地来。因笑祖生空击楫,汉家曾见济川才。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垂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七 赐甜食

明代 林熙春

天上恩来赐玉饴,直房拜受喜交颐。分荣归与妻孥共,一饭君恩报藿葵。

送广文萧宾竹归将乐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十载褰帷贲海濆,瀛州瑞色有馀芬。汉家长者频过我,鲁国日生半事君。

黑发悬车师道重,青山纳履主恩存。时人莫讶衣裘敝,剑气长看绕白云。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惟有吾亲方不忝,九京不夜喜颜开。

壬子除夕同叔弟守先墓

明代 林熙春

昨年除夕椿犹茂,今岁今宵独怆心。兄弟莫缘留去腊,山川何处聆遗音。

坐来夜半思逾剧,目断一丘泪不禁。徙倚达朝修展谒,日边瑞色起遥岑。

中秋饯驾部黄子吉使竣还朝

明代 林熙春

天使才名领誉髦,囊中常佩吕虔刀。香馀鸡舌推玄草,风送罴声壮白旄。

四牡皇华依北极,孤凫仙履肃东曹。君归圣主应前席,愿道南人已竭膏。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七 五马晴岚

明代 林熙春

珂鸣仗马肃朝班,罢列长少日月閒。薄宦清秋饶白发,故人紫气绕青山。

霜飞鹤辔侵寒骨,云拥龙骧远圣颜。自分驽才成独往,可能冀北大刀还。

秋日同黄思元邀黄明府游凤皇台席毕又与思元对酌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有美仙郎彩鹢翔,江楼兄弟对河梁。醉来箕踞仍呼酒,话到心知复举觞。

但借芳辰饶乐事,况逢湛露润诗肠。归身疑在星辰上,海阔天空兴更长。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明代 林熙春

诸孙幸绕膝,白眉宁几人。人皆矜意气,惟尔最含醇。

少小彝伦笃,唯诺更与亲。读书声正噪,摛辟日日心。

年来惭潦倒,元宗属望频。入山探二酉,驰骤偶伤神。

塞兑堪调息,寡虑可还真。爽口非为宝,伐性酷于秦。

拂意人常有,何必转生嗔。清静长生诀,千金尔自珍。

还朝面恩

明代 林熙春

昔从青琐领朝班,三十年来始出山。半诏瀛州黄发耀,单车燕峤赤心殷。

趋承螭陛参周道,只尺龙舆睹圣颜。豢养三朝鳌戴重,捐糜何以捍多艰。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