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怀司勋李四馀

怀司勋李四馀

明代 林熙春

龙门久谢山公事,海内犹然仰岁星。击钵无人赓白雪,辞籯有子重青萍。

著书儗绍千秋鉴,从政曾尊六字铭。丹凤来韶应指日,可容鸥鸟狎沙汀。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次韵送志莘杨别驾归信州别驾为少宰端洁公子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莫道间关行路难,人情巇险更心寒。山川有意还相慰,清白无㜞可自欢。

韩月北随双袖拂,章江西去片帆安。壮怀尚有虔刀在,努力清时玉露餐。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八

明代 林熙春

极目天南路八千,驿程犹欠买舟钱。殊恩赐遽归韩峤,实录仍令纪载传。

又和除夕

明代 林熙春

两岁三迁岂舍诸,新除一月适年除。当垆浮白迟翰史,刻烛生花款秘书。

此夕冬残寒欲歛,明朝春到气将舒。呼儿坐听钟声动,未曙趋朝佩玉琚。

九月十九辰德仕招饮时适邀黄将军为攺次日德进惠以二绝次韵奉答 ...

明代 林熙春

重阳十日又当阳,白发秋光两斗忙。祗谓黄花开未尽,欲迟明日始言芳。

九月十九辱德进招饮时适邀黄将军为改次日德进惠以二绝次韵奉答

明代 林熙春

九日龙山游未罢,平原萸酒有余香。将军趣驾迟君约,却负东篱自向阳。

小舟泊先陇前

明代 林熙春

频年不到先人陇,此夕扁舟泊水涯。听得蛙鸣成部曲,梦来鸡报恍朝仪。

白云深锁千年域,紫诰重光五色丝。明日宣扬皆主赐,松楸雨露庆休期。

松山图寿孟善弟

明代 林熙春

郁郁苍松万仞山,栖迟何计可跻攀。乾坤一局高人榻,坐对松山尽日閒。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六 韩愈

明代 林熙春

蓬莱紫气温如玉,池上于今有凤毛。家在梦中何日到,春云送色晓鸡号。

余别将乐已廿载揭叟大宪年望耋千里相访喜赋六韵送之

明代 林熙春

镛州惭父老,扶杖结良缘。千载营新序,一经泣旧园。

黄庭无驻口,白发未垂肩。使者旌高义,乡人奉上宾。

无端勤畏垒,有意访林泉。岭月随君去,何妨枕石眠。

送萧别驾归广陵

明代 林熙春

广陵本是豪华地,有美驰驱滞瘴乡。刺史每依别乘重,仙郎何事曳裾行。

梁园岂谓能徵橡,韩峤相看失憩棠。千里莫烦愁暑雨,清□拂袖□凄凉。

送浚川全山人归镛并怀萧广文五绝 录一

明代 林熙春

一别年经二十春,相逢转觉白头新。入门骤讶君何处,犹是当年畏垒人。

送郡丞莫瑞明归楚省觐

明代 林熙春

海上波恬赖指挥,相讶何事羡挥肥。久知傲骨轻黄绶,暂向双眉戏綵衣。

推毂即今称卓异,赐环指日下纶扉。虽然行李寒于水,赢得明珠掌上归。

九日送余毓初孝廉远访回镛

明代 林熙春

金玉光华瑞色溶,何当千里问明农。论心岁月盟初洽,转盻茱萸酒正醲。

虎豹关头堪戏马,凤皇台上复登龙。君归努力时难再,吾道南兮是尔宗。

五老诗

明代 林熙春

华堂春树开花日,梓里翩翩集寿筵。况复人间称五老,真云天上列群仙。

义方特贲龙章重,缝掖均垂鹤算年。更有慈亲昆弟者,宁无似勫外甥焉。

南山星聚毛成雪,北海尊开酒若泉。白鹿洞中归白社,青牛关外问青田。

凤城自昔誇灵异,鸠杖于今羡偓佺。不是丹头传九返,胡从黄发探三玄。

周旋尚健依绳墨,谭吐犹欢说圣贤。小子荆班诸客侧,吾兄莱舞大人前。

曾玄共祝如冈阜,淇澳频歌当管弦。菽水可

无题五言绝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岂是悬鱼操,天涯乐意疏。终旬不列肆,顿令食无鱼。

送徐将军心藿总戎八闽

明代 林熙春

将军久矣拥楼船,天子垂衣问海边。已信两疆归锁钥,更怜孤岛净风烟。

龙章遄自云中下,雀印新从肘后悬。此去圣明还拊髀,三山未肯当燕然。

送黄生懋敬为乃祖善人乞铭回闽

明代 林熙春

叔度幽贞事未卓,鸿飞鳄渚重存羊。色丝每愧中郎手,宝剑犹悬季子肠。

千里祗为封马鬣,片言何自耀龙光。愿将寸地留耕远,应信纶章未可量。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三 驾出大明门

明代 林熙春

风清六道净车前,天语飞传解闭廛。四海为家真此日,闾阎稽首见青天。

与澄博陈太公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鼓箧登坛兴转浓,伊吾夜半事雕龙。三都赋就重瞳喜,帜拔燕山第一峰。

秋暑江上少憩

明代 林熙春

虽云海外际昌辰,无柰炎蒸困此身。本为人嚣方匿影,讵期天怒转惊神。

江中雷雨鱼龙跃,舟里啚书僮仆亲。即幸乾坤开霁色,可能旦夕不迷津。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