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黄尉

别黄尉

宋代 林希逸

梅隐多留誉,花残乍语违。慈空县棒在,廉得荐书归。

好是家声著,贤如柱史稀。清时衡尺定,著意称传衣。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罗真隐已化数年曾纠仕五羊病中尝访渠为之求乐曾知其已逝颇有问答 ...

宋代 林希逸

生时句句有玄机,语我因医偶造微。霞屿已题新窆石,羊城还著旧深衣。

曼卿见说乘骡去,丁令尝闻化鹤归。葱岭相逢提履者,宋云恐被后人讥。

师直为壮

宋代 林希逸

古有征无战,堂堂整六师。直哉能用壮,敌者欲何为。

道在周如矢,兵行汉有旗。天威雷在上,人喜雨如时。

敷德苗归舜,干盟鲁却夷。淮淝知义胜,算入谢安棋。

游孤青作

宋代 林希逸

野水茫茫去,渔歌远远听。醉酣觞大白,乘兴棹孤青。

明月长如此,浮云不暂停。拜经遗趾在,谁与拾残萤。

刻烛

宋代 林希逸

玉笋班头客,文章绝代奇。奉璋陪内宴,刻烛赋新诗。

指认红莲影,安排丽藻辞。绝嫌痕已迫,只恐句来迟。

花烬将残处,宫袍欲夺时。宠荣归佩晚,金炬出天墀。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汩汩难回既倒澜,我今忘世漫游观。雀罗生怕客惊散,鱼笱长呼儿去看。

笋蕨弥山求易足,园林到处入无阑。渔翁樵叟相过熟,一语何曾非意干。

得郡后二首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语戆情知忤要人,此心谋国不谋身。一麾得请天南去,出处应堪白老亲。

赵通判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世守祗儒术,才优奏最频。官终半刺史,孝事两家亲。

长葛碑仍在,甘棠爱尚新。赵公陂上下,遥想泣遗民。

小盆新种水芝方有生意

宋代 林希逸

买石殷勤种水芝,主人欲速讶渠迟。朝来喜见芽如粟,点点青青上下枝。

至日再和磨字韵一首

宋代 林希逸

长边久息追风骑,散地閒披钓骑蓑。锁谏忠劳多叔达,铜光谐谑绝新磨。

笙镛尚閟须终岁,圭币将陈待始和。老太平时逢此日,负暄檐下看云过。

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少日春秋学最高,年踰弱冠掇危科。也乘五马鹅湖去,埋玉凄凄草一窠。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老境浑无闷可排,交情莫逆有舆来。骨寒底为哦诗瘦,心懒非因忍事灰。

蔬水生涯聊尔耳,轮云世故奈何哉。漆园未悟身如幻,更把君臣论百骸。

风破寒江迟

宋代 林希逸

倚棹吟将息,江神听亦痴。阴犹凝未散,风欲破应迟。

飒飒声虽急,冥冥雾莫披。凌波疑有物,到晓尚多时。

空使蜚廉怒,翻令帝子悲。沉湘人在否,唤起赋椒蓠。

龙马负图

宋代 林希逸

八卦将呈露,天宁秘此图。出因龙马负,瑞与凤麟殊。

八尺非常种,千年有此驹。皇穹开易象,绿字见珍符。

鸟迹文非比,龟畴数亦俱。渥洼何足咏,谁复羡西都。

田园杂兴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畴昔多惭世网牵,收身幸早赋归田。四科人物皆高第,只学樊迟也自贤。

嘉禾瑞于丁卯此粟瑞于戊辰两年之间嘉瑞迭见所产之地其名亦美琴化 ...

宋代 林希逸

我贫冬舂苦不足,常时屡贷监河粟。大贫忍口活小贫,仰天但冀田中熟。

去年已喜见嘉禾,今年得粟喜奈何。一茎六穗最奇者,四四三三云更多。

禾生之乡曰太平,粟生之里曰永福。天公此意岂偶然,拍手歌之仍鼓腹。

忧国何人不愿丰,太仓那得相因红。但令此物如水火,酒肉如山八蜡通。

人言此邦今乐土,长官于民如父母。曰旸曰雨天应之,叶气嘉生有如许。

长官宁非佛地人,三年一念何其仁。要知此瑞为谁出,金粟如来个后身。

送吴子谦西上

宋代 林希逸

君家学问富源流,世守书窗志未酬。曾记麒麟初抱日,喜看雕鹗再横秋。

龙飞恩数优多士,胪唱声名占上流。我为汝翁期望汝,捷书闻日报溪头。

和洪帅燕新进士

宋代 林希逸

涂抹年深满鬓星,招呼愧莫簉星荣。龙门客趁新正宴,鹏路人看第一程。

七字如珠真好语,诸贤似玉要修名。樽前况有师模在,学得阳岩是德成。

了不了语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胥驾鲸来潮上下,羲鞭乌急日西东。万世不竭箠取半,一是无穷枢得中。

正月郡圃偶成

宋代 林希逸

梅花落尽柳将舒,池水冬深只尺馀。亭欠扫除多败叶,园随高下长新蔬。

典刑如在松加爱,意思相关草莫锄。庆朔堂前诗一首,旧碑元是后来书。

勇士赴敌场

宋代 林希逸

士有非常勇,堂堂赴敌场。听琴何比象,属意在轩昂。

触手声何怒,推床兴欲狂。广陵无散卒,易水有刚肠。

剑客休誇诧,桐君为发扬。闻弦心有感,解使懦夫强。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