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旭
流水游龙去等闲,同车惠我待君还。王官行李愁奔命,胡妇燕支笑破颜。
宿雨反风寒作雪,高楼含雾远如山。纵然沾醉忧能入,不及逃虚日掩关。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二
晴川虚阁记峥嵘,未忘将军醉客情。略述前游发长叹,应知芳草绕阶生。
补遗宜州作
便当西去蹑深幽,古佛精蓝在上头。应被山灵笑逋客,已输群从擅清游。
枯肠准备酬高唱,傲趣宁须托故邱。拟向三游乞泉水,清泠稍为涤尘愁。
约游西山会文学士宅闻和议成学士愤甚余辈亦罢去
都言踏破西山石,我望西山势不行。争怪忧时文学士,但看烟翠亦何情。
雨夜醉归
桃蹊无语叶如帷,淞水东流剪不归。时世画眉将半额,春寒呵手不成围。
雨声月色和同好,马足灯光一并飞。只合腾腾随俗去,休论西子与南威。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三
大家莫把桃源说,那有仙源到两回。昨日好山撑不近,明宵须换小船来。
病起漫书 其二
病后关门趣自深,天明即起似游禽。食单寂寞添乡思,诗句颓唐趁倦襟。
检点旧书看复放,商量佳客遣相寻。更欣秋月光辉足,不惜窥窗夜夜临。
申报送至冯庵相次成诗
邸钞不仕元堪断,申报无文那足看。要见诗翁作诗手,风吹春水遣相干。
送春拟韩致光
循例作诗三月尽,眼遭飘落太惊心。拆成片片思全盛,缀得疏疏祝久禁。
肯记帽檐曾竞戴,无情屐齿便相侵。冬郎谩把伤春酒,早日池塘已绿阴。
灵泽夫人庙
故国何人举奉匜,竹竿从此钓于淇。韦昭吴史应书卒,不见春秋宋伯姬。
河柳
复艚水落自潺湲,河柳青黄尚可攀。圆月欲升先绚彩,莫烟回带稍留殷。
玲珑疑有楼台出,寂漠惟看鸦雀还。摇落物情但如此,飘飘客子岂能闲。
和冯庵三月水仙花
荒荒春色钟冬卉,皣皣迟开得后残。并世不知桃李闹,深居犹畏雪霜寒。
琴高变化愁将去,神女迁延愿久看。书幌因依瓦盆养,不阶尺土岂为难。
石榴请冯庵作诗 其一
材官家里开能艳,书客瓶中供有常。怕热却成相对恼,过冬尚逮去年尝。
寻思仙洞儿时句,狂想涂山旧日妆。敢乞先生为下笔,红裙白发看谁强。
礼莲池大师塔
天外飞禽逐磬音,石坛幡影见音音。诗人宿具开山手,世难旋移卜隐心。
老树刺天青自直,空潭留日绿还沈。有情多是栖栖者,初地微茫岂易寻。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二
人闲别自有婵娟,平视谁曾见月圆。与我共安喧里寂,更无人赏亦翛然。
初三日呈冯庵
难得先生说止诗,恰宜懒性与诗眉。得闲眠食休相扰,无故悲愉只坐驰。
飞鸟遗音情欲息,春蚕课茧腹忧饥。闲房长日间微讽,便似苏门回首时。
申前意呈石遗
海西庵东偏小院梁伯烈榜曰藏山伯烈二年不归矣
端坐能穷万物妍,江波日日看洄旋。信知丈室维摩诘,得傍瓜庐焦孝然。
贤守早亡唯远客,山僧深闭自安眠。枇杷千树真过我,来值繁霜十月天。
暑夜泛姜溪诗 其二
击汰声齐力未孱,扁舟催进几湾湾。我们冠者偕童子,只有崧师束手闲。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法王降世恒星隐,诗老移家气象干。添与今朝作故事,可知位力一般般。
谢冯庵菜羹
一动归心食指随,盘飧为别已精治。菜园漂尽官厨洎,肉味三年亦未知。
林旭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127篇诗文
戊戌元日江亭即事
日本绵笺制画殊有古意
是日寒甚 其二
答幼遐前辈示词
高堰晚泊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一
与石遗大兴里饮罢过宿有叹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三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三
索桂花家人不与 其二
花朝饮散
沪寓即事
再寄拔可并讯仲奋
赠周少蕃
友人送末利栽之谓不活矣近渐有萌牙祝之
代书与里中亲友
外舅哀馀皇诗题后
鹿港香
是日寒甚 其一
二月十八日读史
冯庵先生日成数诗辄呼予视之 其一
所居草树特盛
荷叶洲杂诗 其一
石榴请冯庵作诗 其二
太夷丈属和其移居诗逾岁乃呈一绝
与熊子嘏 其三
宿张侯府幼莲师在殡
虎邱道上 其一
与熊子嘏 其二
柳屏问刻诗 其二
述哀故观察东湖王公定安
再赋二律 其二
同琴南拔可稚辛至云栖寺题名而去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直夜
柳屏问刻诗 其一
新济轮船逢绩九丈和予宿侯府诗感其辞犹哀更答之
坐月与归试二君
南闹市口小寓
清口舟中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 其一
病起漫书 其一
节庵送钟山书院祭肉赋谢
赴饮沫河大雨夜归 其二
闵月湖荷花同游为林昭通绍年
福州寄内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五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