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旭
戴义全家未敢諠,十年事往尚烦言。同舟有剑伤孤按,入井无绳赖手援。
当日一舟推直道,古人驷马望公门。心知邂逅非容易,恐是先灵诱幼孙。
高堰晚泊
迎客都君风肃然,杨舟澹淡夕阳天。辨帆日下边何阔,觅港泥中腹渐坚。
换蟹馋思须近市,伐芦生计羡连船。寒湾水宿怀空渺,岂有高人夜叩舷。
荷叶洲杂诗 其一
云绕青山山绕江,一洲中著四淙淙。登楼忽忆青龙阁,清景原来亦有双。
和冯庵三月水仙花
荒荒春色钟冬卉,皣皣迟开得后残。并世不知桃李闹,深居犹畏雪霜寒。
琴高变化愁将去,神女迁延愿久看。书幌因依瓦盆养,不阶尺土岂为难。
寄题宜昌姜孝岩涛园外舅所作亭子
梦见孝岩萝树青,偃松闻已化龙形。宜州今日添新语,一郡游人上沈亭。
与拔可别后却寄
少年为道欲安心,莫以端居儗心沈。丛桂小山真好住,白华处子孰能侵。
书声课弟灯初上,竹影关门雨自深。新为高斋作寂寞,据梧不共夜分吟。
南堤桃花
堤根数树对泱泱,傅粉施朱自试妆。淮水东流思不尽,春阳欲暮日初长。
山僧栽种开谁管,游女经过折或强。自被诗人诮轻薄,柳阴不妒有鸣榔。
舟行一首
射阳天影接樊梁,湖水交流自一乡。蒲长坡陀难辨岸,舟行深
往岁郑太夷丈居江南督幕赋枇杷诗绝爱之顷来大通督销局所见殊夥欲 ...
荒洲风物见枇杷,青实茸茸指有加。欲傍小轩题晚翠,已成昨日忆天涯。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一
清溪十里几多盘,收束将穷却放宽。山要拦人拦不住,侧身让过乞人看。
礼莲池大师塔
天外飞禽逐磬音,石坛幡影见音音。诗人宿具开山手,世难旋移卜隐心。
老树刺天青自直,空潭留日绿还沈。有情多是栖栖者,初地微茫岂易寻。
坐月与归试二君
闇坐无灯思一静,暑生得月意成凉。垂帘教作窥人态,闭户因嫌隔壁光。
欲下沈吟如顾影,送归微叹想回肠。行人明夕江头望,照我迟迟尚念乡。
墙下金丝蝴蝶一本冯庵移理之开花予为赋诗
初看默默随春绿,肯顾无人开绿知。桃叶前生犹可辨,雄蜂无偶亦相思。
由来评色惟推淡,一日承恩不怨迟。头白老人欣对汝,闲庭荫暍伴思诗。
赠别三弥彦侯归试
壮志开归路,居人抑别情。云开逢月好,风到送弦清。
便有无涯思,真非常日声。赠言期一得,剖璞见连城。
柳屏问刻诗 其二
清风明月无穷物,临水登山自得之。万里更堪经九折,王良独有辔如丝。
福州寄内
人海投身未作谋,多君送我思谋周。江干灯火残宵月,客里林园临别游。
携手谋当歌有道,客居聊得顾无忧。入关志气无能励,望远凭高莫自愁。
直夜
凤城六月微凉夜,省宿无眠思欲弹。月转觚棱成曙色,风摇烛影作清寒。
依违难述平生好,寂寞差欣咎眚宽。身锁千门心万里,清辉为照倚阑干。
上海胡家闸茶楼
已近乡心那得休,谁曾一笑妄成留。依回避疫情何怯,牵率言欢意易酋。
十里人声趋短夜,百年海水变东流。闲来独倚原无事,只为凉风爱此楼。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 其一
随俗蹉跎会面违,坐才奔走寄声稀。徒劳设伏遮归路,不觉平明敌溃围。
宿张侯府幼莲师在殡
巡视空堂阅月移,依稀曾是别师时。半年行役思心切,一恸空来侍疾迟。
绝学千金成岂见,人生三釜洎犹悲。但凭雨夜彭城感,试为探寻满箧诗。
病起漫书 其二
病后关门趣自深,天明即起似游禽。食单寂寞添乡思,诗句颓唐趁倦襟。
检点旧书看复放,商量佳客遣相寻。更欣秋月光辉足,不惜窥窗夜夜临。
林旭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127篇诗文
是日寒甚 其一
清口舟中
写经居士赠诗盛道闽派而病予为涩体谓学芜湖袁使君因答及之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一
赠筱蜦 其二
张园同旭庄四丈
和外舅剪花之作
暑夜泛姜溪诗 其二
石榴请冯庵作诗 其一
海西庵东偏小院梁伯烈榜曰藏山伯烈二年不归矣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一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三
初三日呈冯庵
见月有感
雨夜醉归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一
留别冯庵
沪寓即事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一
灵泽夫人庙
自穿虹滨步归王家库书所见
荷叶洲杂诗 其三
新济轮船逢绩九丈和予宿侯府诗感其辞犹哀更答之
申报送至冯庵相次成诗
和冯庵十五日晏起涛园叩门之作
友人送末利栽之谓不活矣近渐有萌牙祝之
偶得旧纸扇是往年柳屏义门所写题以寄之
张园梅花
暑夜泛姜溪诗 其四
洋泾桥与太夷丈对月
和两先生讽早睡之作
再寄拔可并讯仲奋
所居草树特盛
题三游洞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二
索桂花家人不与 其一
与石遗大兴里饮罢过宿有叹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赠周少蕃
索桂花家人不与 其二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三
戊戌元日江亭即事
虎邱道上 其二
太夷丈属和其移居诗逾岁乃呈一绝
即景作
柳屏问刻诗 其一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二
读外舅石榴诗因述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