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旭
属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轾轩岂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
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 其一
随俗蹉跎会面违,坐才奔走寄声稀。徒劳设伏遮归路,不觉平明敌溃围。
病起漫书 其一
耳目与口鼻,不思何录录。苟能思其养,心亦即快足。
四者彼何知,惟心实有欲。所以养心者,必先此四族。
愚奢厚自奉,反以滋垢黩。一鸟能遗音,岂必奏丝竹。
一花可慰眼,岂必陈绮縠。诵诗味芬芳,闻香气清淑。
领略信靡穷,我亦能我慉。
新济轮船逢绩九丈和予宿侯府诗感其辞犹哀更答之
先生白发不鬖鬖,心绪千头老弗戡。失第尚羞行卷谒,无官终被小儿惭。
天涯旅食惟身赖,海上相逢各泪含。我是哭师君悼友,此情可许别人谙。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一
佳节心随物色摇,出门四望未萧条。新霜红尽冶城树,商略独游畏路遥。
冯庵先生日成数诗辄呼予视之 其二
顷刻催成纸面花,咿唔唤起笔间霞。撚须自向灯前读,相见潘郎满果车。
张园呈石遗即效其体
深篁傍水摇蛛网,三两拒霜照眼明。穷巷幽姿端可比,秋风斜日若为情。
残荷前日看犹在,远客临行思自生。且欲留诗当报礼,仁人一序敌连城。
将去大通久雨始晴治诗就毕 其二
诗无数首那言删,吟到三年岂便安。早日何曾知句法,旁人谓不费心肝。
寄题宜昌姜孝岩涛园外舅所作亭子
梦见孝岩萝树青,偃松闻已化龙形。宜州今日添新语,一郡游人上沈亭。
灵泽夫人庙
故国何人举奉匜,竹竿从此钓于淇。韦昭吴史应书卒,不见春秋宋伯姬。
日本绵笺制画殊有古意
捣绵为质茧为肤,小景精工俗制无。春浅桃花轻著粉,江寒凫影婉将雏。
法传撮
柳屏问刻诗 其二
清风明月无穷物,临水登山自得之。万里更堪经九折,王良独有辔如丝。
窗前细竹 其三
吾庐得地亦非宽,岁计常添一百竿。早识爱缘多絓触,不应儿日事摧残。
同琴南拔可稚辛至云栖寺题名而去
江路山光百转新,灵关云木倏相亲。全收雄突归深窈,不露庄严自淑真。
修翠含阴留宿润,杂花浮水散幽春。谁知未是逃名处,尚有庭前泚笔人。
堂子巷郑七丈宅小楼
东山暮霭堆沈墨,西崦残霞画赭黄。并入小池两边色,分明图画画难详。
写经居士赠诗盛道闽派而病予为涩体谓学芜湖袁使君因答及之
夫子论诗笑口开,叨逢目色却开回。涪翁不忘弦歌旨,杜老谁区排比才。
底用为藩防楚舍,更羞酌水溯嵹台。似闻辛苦腻颜帢,要傍东家司寇来。
节庵来江南久不见作长句代简并讯叔峤三丈
街头大雪一尺馀,相思不见不怨渠。先生东门种茹藘,悠然不异山中居。
忧时百年弗一摅,却缘病起心眼舒。行将徙宅通明车,载来家具一半书。
可许借读资抄胥,南村舍人复何如,西山载酒宁忘诸。
和两先生讽早睡之作
诗横胸际眠如魇,月近床前警魇神。真怕打门租未了,颇嫌闭户相能贫。
微吟渐有飞虫和,别室难将鹤怨伸。敢外先生求印可,尚从新得诱逡巡。
清口舟中
晴日张帆意自新,雨中牵埭力犹辛。垂杨不断怀终古,白鸟相烦谢有神。
土垄时逢烧甓地,客嘲真作嗅烟人。腾腾枉自超江海,未识风轮胜火轮。
赠周少蕃
画地学书间兖国,磨砖作纸见周生。吴钩自厉谁知苦,柳脚能传世谩惊。
手冻寒天资熨斗,质莹深夜映灯檠。他时图画詶贤母,记我诗篇劝力成。
虎邱道上 其一
吴人艳说山塘好,不到山塘恐受欺。向日搜寻无一字,却来此地得新诗。
林旭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127篇诗文
节庵送钟山书院祭肉赋谢
福州寄内
洋泾桥与太夷丈对月
答幼遐前辈示词
呈太夷丈
虎邱道上 其二
六月初一日
荷叶洲杂诗 其一
申报送至冯庵相次成诗
二月十八日读史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五
柳屏问刻诗 其一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三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一
见月有感
雨夜醉归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二
和外舅剪花之作
留别冯庵
送春拟韩致光
自穿虹滨步归王家库书所见
代书与里中亲友
冯庵先生日成数诗辄呼予视之 其一
坐月与归试二君
和人观张园车马
外舅哀馀皇诗题后
索桂花家人不与 其二
赠国少蕃
呈黄太守国成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一
再赋二律 其一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二
墙下金丝蝴蝶一本冯庵移理之开花予为赋诗
太夷丈属和其移居诗逾岁乃呈一绝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南堤桃花
所居草树特盛
赠筱蜦 其二
是日寒甚 其二
上海胡家闸茶楼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往岁郑太夷丈居江南督幕赋枇杷诗绝爱之顷来大通督销局所见殊夥欲 ...
直夜
海西庵东偏小院梁伯烈榜曰藏山伯烈二年不归矣
拔可束装再赠之
荷叶洲杂诗 其三
述哀故观察东湖王公定安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一
张园梅花
初三日呈冯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