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旭
闻命书思既竭才,池亭起早独裴回。寒生晓梦知方雨,雷转秋阴喜渐开。
救伪未妨行督责,乘时自合仗雄材。先生平日吾师事,试问如何区画来。
舟行一首
射阳天影接樊梁,湖水交流自一乡。蒲长坡陀难辨岸,舟行深
宿张侯府幼莲师在殡
巡视空堂阅月移,依稀曾是别师时。半年行役思心切,一恸空来侍疾迟。
绝学千金成岂见,人生三釜洎犹悲。但凭雨夜彭城感,试为探寻满箧诗。
暑夜泛姜溪诗 其四
桥柱孤栽细石平,相将上去卧纵横。不防山贼防洋鬼,犬吠儿啼锣乱鸣。
虎邱道上 其二
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新鬼哭荒邱。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
赠筱蜦 其二
不如径输情,玉台免簿责。彦回羞见人,障面了何益。
初三日呈冯庵
难得先生说止诗,恰宜懒性与诗眉。得闲眠食休相扰,无故悲愉只坐驰。
飞鸟遗音情欲息,春蚕课茧腹忧饥。闲房长日间微讽,便似苏门回首时。
雨夜醉归
桃蹊无语叶如帷,淞水东流剪不归。时世画眉将半额,春寒呵手不成围。
雨声月色和同好,马足灯光一并飞。只合腾腾随俗去,休论西子与南威。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随地名轩无不可,得闲写字亦相宜。援毫未解心先画,入格深惭手似槌。
此事养和承平日,几人变法中兴时。斫轮老去犹堪用,莫使后生空得诗。
沪寓即事
隔浦车尘涨暮天,虹边门巷渐含烟。独谣负手谁能喻,百计安心或未贤。
王粲忧来空假日,嗣宗醉后只酣眠。河流树色宁知我,眼底怜渠尽意妍。
窗前细竹 其三
吾庐得地亦非宽,岁计常添一百竿。早识爱缘多絓触,不应儿日事摧残。
与拔可别后却寄
少年为道欲安心,莫以端居儗心沈。丛桂小山真好住,白华处子孰能侵。
书声课弟灯初上,竹影关门雨自深。新为高斋作寂寞,据梧不共夜分吟。
赴饮沫河大雨夜归 其二
硖石厅舟摇客梦,风波月色一时并。归程五里城三鼓,今夜还听瓮盎鸣。
同琴南拔可稚辛至云栖寺题名而去
江路山光百转新,灵关云木倏相亲。全收雄突归深窈,不露庄严自淑真。
修翠含阴留宿润,杂花浮水散幽春。谁知未是逃名处,尚有庭前泚笔人。
答幼遐前辈示词
邂逅真非常乐论,陂边鸥鹭怪纷繁。看山留目依吾土,书笏回思入小言。
雨急莫催愁日晚,花清自照忘杯浑。龙沙请念凭何物,政要先生秀句存。
直夜
凤城六月微凉夜,省宿无眠思欲弹。月转觚棱成曙色,风摇烛影作清寒。
依违难述平生好,寂寞差欣咎眚宽。身锁千门心万里,清辉为照倚阑干。
墙下金丝蝴蝶一本冯庵移理之开花予为赋诗
初看默默随春绿,肯顾无人开绿知。桃叶前生犹可辨,雄蜂无偶亦相思。
由来评色惟推淡,一日承恩不怨迟。头白老人欣对汝,闲庭荫暍伴思诗。
即目与拔可
墙阴地下潴春潦,便被儿童唤作池。微雨复来时点缀,好风肯至亦涟漪。
白鹅绿鸭容相就,蚯蚓虾蟆圣早知。江海自方吾与子,看渠泛泛得多时。
荷叶洲杂诗 其四
依然天际识归舟,落日荒山柱础稠。足底江流似裙带,何人朱字写空侯。
谢冯庵菜羹
一动归心食指随,盘飧为别已精治。菜园漂尽官厨洎,肉味三年亦未知。
代书与里中亲友
推户惊风大,听诗闻雨来。五年终夕话,三客异乡回。
欢阻河塍月,心伤里社灾。别怀知未释,寄与短章开。
林旭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127篇诗文
寄题宜昌姜孝岩涛园外舅所作亭子
送春拟韩致光
拔可束装再赠之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二
冯庵先生日成数诗辄呼予视之 其一
题三游洞
再寄拔可并讯仲奋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四
与熊子嘏 其二
暑夜泛姜溪诗 其五
与熊子嘏 其三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二
见月有感
赠周少蕃
新济轮船逢绩九丈和予宿侯府诗感其辞犹哀更答之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三
再赋二律 其二
节庵来江南久不见作长句代简并讯叔峤三丈
张园梅花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一
冯庵先生日成数诗辄呼予视之 其二
闵月湖荷花同游为林昭通绍年
和外舅剪花之作
索桂花家人不与 其二
高堰晚泊
堂子巷郑七丈宅小楼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五
和冯庵三月水仙花
赠筱蜦 其一
石榴请冯庵作诗 其二
往岁郑太夷丈居江南督幕赋枇杷诗绝爱之顷来大通督销局所见殊夥欲 ...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太夷丈属和其移居诗逾岁乃呈一绝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三
呈太夷丈
自穿虹滨步归王家库书所见
礼莲池大师塔
呈黄太守国成
石榴请冯庵作诗 其一
写经居士赠诗盛道闽派而病予为涩体谓学芜湖袁使君因答及之
再赋二律 其一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 其一
舟中读诚斋诗
赠国少蕃
约游西山会文学士宅闻和议成学士愤甚余辈亦罢去
索桂花家人不与 其一
柳屏问刻诗 其一
海西庵东偏小院梁伯烈榜曰藏山伯烈二年不归矣
读外舅石榴诗因述
河柳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