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占梅
危楼摇曳入云高,六月寒生范高袍。雨阵射窗同劲弩,风威撼屋肖狂涛。
乾坤若磨随旋转,草木皆兵听怒号。彻夜惊魂凭酒压,诗成耳热兴犹豪。
梳头见白发一茎戏作
壮年三十出,华发一茎生。揽镜仍韶景,逢人慰寿徵。
半斑虽尚未,拔白亦中惊。独我知其故,多伤离别情。
游灵泉禅寺题壁
灵泉绕涧泻浪浪,匼匝峰峦护法王。梵宇时清禅定永,空山昼静道心长。
钟鱼列案知常课,花木盈阶觉妙香。礼罢真如随喜遍,龙团一盏润吟肠。
与容谈及嵌城妓家风气偶成
台郡盛秋娘,相欣马队装。倩妆簪茉莉,款客捧槟榔。
最尚巫家鬼,频烧野庙香。尽观花与柳,须待送迎王。
过北势内湖再访林山人题壁
峰回流水转,径曲小村偏。松竹门庭外,山池几席前。
高吟蝉和韵,罢钓鹭同眠。赏遍幽栖处,吟怀此渺然。
由石门过圭柔山道中口号
历过峰峦又水濆,冈田万顷一溪分。几多黄鸟栖红树,无数青山隐白云。
诗思剧怜秋色晚,客途常怯夕阳曛。马蹄踏遍嵚
送徐树人师内渡
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识韩空有愿,御李怅无期。
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
系船登石岩,烹茶晚眺
绿树阴浓处处蝉,溪山如画晚晴天。烹茶趺坐西岩上,閒看遥村起暮烟。
题武林王棣香二尹 其三
姿神恬默性潜沉,两载知交泐沉心。射鸭堂幽欣蹑履,种松庭广快披襟。
事能持重行常稳,物到难移识转深。何幸南行来召伯,口碑从此遍佳音。
艋川书叹 其二
家计时艰两未平,劳薪尽日事非轻。蚍蜉撼树庸何怪,鬼蜮含沙亦足惊。
忍把货泉填欲壑,遂教乐土变愁城。归来默默蒲团坐,魔障于今愿不生。
元旦望阙 其一
北望神京叩祝遥,五云深处奏箫韶。御炉香霭千官拥,鹄立通明侍早朝。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四
军中安得奋空拳,敌势猖狂壁垒坚。争战年深稀露布,相持日久合屯田。
献谋岂少徐洪客,抗节谁为鲁仲连。愧我昂藏身七尺,渡江未敢著先鞭。
閒兴 其四
绿阴由由幂窗纱,帘幕低垂静不哗。事到从容胸有竹,文当酣畅笔生花。
焚香稚子精神肃,问字雏姬意态赊。遣兴一时歌数曲,□将诗句谱琵琶。
自南港到鸡笼道中口号
群峰势何奇,追随十馀里。回首及斜阳,始入昏霭里。
重游栖云顶,即景作画并题 其二
一幅云烟爪迹留,不堪回首忆前游。晚霞影落长天外,画出秋光古渡头。
南园即景
总为耽吟万事休,况当佳日许清游。园花似锦春争绣,野鸟如簧晓更幽。
竹外有山皆蕴藉,柳边得水倍风流。一池凝碧斜阳候,自把鱼竿上钓舟。
官渡舟夜
涧云衔日孤鸟度,欲落未落天已暮。何来耳畔橹摇声,烟水苍茫不知处。
春郊即景 其三
啁啾村学草堂前,咕哔声中一叟眠。赤脚蒙童三五个,案头犹倚牧牛鞭。
春郊即景 其二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七
碌碌尘中少赏音,此生风骨自崎嵚。迎人肯作宣明面,谋国当如汲黯心。
但得山中长啸傲,何能泽畔免讴吟。知几自古惟明哲,事到非常岂易任。
虹贯月楼为先世藏书处,瞫褫富繁,日久多致残蚀。修葺之馀,感赋 ...
贯虹楼上旧藏书,充栋横陈富五车。乱部柳州屯野马,倒流苏海簇蟫鱼。
多同鲁鼓亡章法,恰肖秦篇拾烬馀。阅月晴窗勤检葺,已从玩愒悔当初。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四
述癖
同籋云先生园池夜步,即景分韵
雨后郊前晚归 其一
书叹 其二
因公自后垄归,行高崖上,感怀口号
近接移知,以克彰微芳,蒙上恩赏加布政使衔。三月十二日,望北叩 ...
痛悼
寒夜楼前对月
题徐碧岩桃溪自在图
中港海濒,晓行遇雨
薄暮自近村归新庄精舍
秋望感怀 其二
秋夜留彭雅夫夜话
香山口防堵作 其二
香山口防堵作 其一
山阴余慎斋
赠白少溪
刘将军杀贼歌
慈孝引
师韫轩杂咏 其四
过郑东平王墓
夜同戴芝轩煮茗弹琴即事
题郑芷亭仪部
哭曾籋云先生 其二
闻警戒严作 其一
园楼偶兴
书叹四首 其三
夜醒有感
游土地坑即景
秋斋难感
过茅港尾庄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 其四
秋感五首 其三
六月初七日午雨暴注,少刻即晴,偶得绝句四首 其四
哭吟村弟
再游北郭园,戏柬郑荫堂
偕友登栖云岩留宿
哭黄伟山内兄 其二
双溪庄题壁 其一
晓发后垄道中 其二
遣怀 其一
白石村春日閒游
再题林山人斋壁
答徐碧岩令弟荐秋
平林庄过孙悫民处士园作赠
书感 其二
观盂兰放水灯
次韵答苏昆山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二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四
自金门溪晚归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一
凤山崎归途暮望
游漱石山人幽园,题壁即赠
乱后经红毛港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