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尽道西施类玉环,多因醉里认容颜。馆娃宫与华清似,都在秋风十二鬟。
挽谨严先生方直卿
赋罢归田返故庐,神游乐国类华胥。遗经绝笔无司马,学礼趋庭有伯鱼。
春树暮云空忆汝,屋梁落月倍愁予。谨严斋冷留图像,尘掩前朝荐鹗书。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一
剥尽群阴见一阳,千花万蕊总包藏。笔头会得先天意,写出寒花朵朵香。
徐子方竹
蝌蚪曾闻写汗青,先生人复理图经。故人赠竹缘何事,要使清风满笏庭。
东圆分题七叶坡为王景周赋
森森佳木映阳坡,不比槐阴十讼多。谁见一花如菡萏,人传七叶是娑罗。
漠貂谩藉金张业,月兔空涵海水波。昨夜虚堂闻子落,定知仙客费吟哦。
画红梅 其二
林下藐姑射,山中萼绿华。驻颜无别药,一味服丹砂。
海旸子诗为李彦实赋
晨兴候沙际,望见蓬莱云。蓬莱见何许,稽首云中君。
曜灵登搏桑,举世知为昕。中天撰龙辔,六合无嚣氛。
云何海旸子,未谢沙鸥群。观水必观澜,献曝同献芹。
望洋昧所观,逐影徒为勤。积流成大川,学古求多闻。
寸阴圣者惜,子当惜其分。
拟赋桃灯杖 其一
形如新月带微弯,相伴银缸影不单。寸草有心须用尽,双花报喜莫教残。
留连孤主知天晓,沾溉馀膏觉夜寒。赖得主翁频举手,简编宁向暗中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九 其九
野蔌村醪暂遣怀,每呼邻叟尽馀杯。醉来却倚柴门立,闲数昏鸦几个回。
溪山隐居图为吴以道题
松下茅斋清昼寒,乘闲来此得盘桓。雨深南涧乘纶钓,云出西山拄笏看。
黄鸟引雏过院落,白鸥忘我近阑干。桃花流水非人世,傍晚移舟过浅滩。
赠医士沈士贞
庖丁能治牛,师旷能治音。畴知扁鹊术,异迹同其心。
五行播四序,偏胜恒为淫。柰何蕞尔躯,禦此寒暑侵。
岐黄世云远,奥义难重寻。长沙继扁鹊,论议横古今。
不有刘张徒,奚辨石与琳。钱唐医之薮,名士朋盍簪。
惟兹隐候裔,声价兼南金。厚施远食报,券积高于岑。
朅来金闺彦,有疾虞将深。神丹进刀圭,捷若磁引针。
功成不受馈,拂衣归茂林。我夙慕其人,与语开尘襟。
安得双鲤鱼,为之溉釜鬵。尽询养生秘,启我聋且瘖。
会面谅可期,因风寄长吟。
邹汝舟画
童子言师去未还,采芝多在白云间。谁知流水桃花外,更有高人卧碧山。
画菜 其二
高田宜种蔬,下田宜种穑。岁馑与饥同,安敢望肉食。
雨馀理荒畦,甲拆资地力。会看根本长,取之戒勿亟。
天公怜我贫,此物颇不啬。便如终岁谋,十瓮拟可得。
今笑披画图,流涎欲沾臆。长能咬菜根,天下无此色。
四时花鸟图 其一 梨花白颊
溶溶院落月三更,此影如何画得成。一树梨花双白颊,诗人闲户作清明。
香奁八咏 其八 云窗秋梦
碧天云散月三更,人在纱窗梦欲成。灯焰有花随蝶化,簟纹如水怕蛩鸣。
钱唐谩听当年曲,巫峡空含此夜情。檐马无端又惊起,满怀幽恨不分明。
画 其七
石上悠然独酌,空山谁与相亲。满目长松流水,安知不是佳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六 其十八
蚕事忙时三月中,苍苔门径少人踪。抱篮知是谁家女,偶向柔柔陌上逢。
裴日英水墨莲塘四禽图
香销太液锦云空,长使诗人忆汉宫。青鸟不来仙仗远,露盘无力倚秋风。
方李长所作梅竹
竹里梅花巧耐寒,正如红袖倚阑干。诗翁传淂春风面,曾在家山别墅看。
画扇面 其二
万户千门锦绣堆,沉香亭北看花开。真妃睡足初扶起,更待君王玉辇来。
四时花鸟图 其三 桂花佳雀
天香一夕满人间,佳雀飞来意自闲。纵使枝头风露冷,也应不是纥千山。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中秋对月次张行中韵
悼吾子行道士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四 其十六
苏武慢 鸣鹤余音 世传全真冯尊师苏武慢二
道原为慧公赋
钟馗
画菜 其一
五月二十日寿洪时中广文用复初韵
送徐文年归严陵
画红梅
题梅用陆柳洲寄杨村居韵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三 烟寺晚钟
画 其六
月轩为海日张侯赋
高士谦所画烟竹
陈居中女猎图
雪樵为吴江谢聘之赋
悼王观用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七 其七
墨竹扇面 其二
景献太子墨竹
岳鄂王墓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九
挽卢处士
鬼猎图
关山雪霁图
钱塘十咏 其五 孤山霁雪
董士勉架阁所藏霅溪翁观梅诗意图
渔村暮景图
吴山伟观
苏武慢·醉里闲吟
宋授之所作美人欠伸图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八 雪灯
四景图 其二
送章环
俞文辅竹石
洪武壬子夏六月望日赍诏新城事竣县令徐安卿邀饮池上出诗见示因次 ...
鬼猎图 其三
二仙像 其二 风僧
送湛璿文衡
溪山图为张长司一中题
庐山图
望云图
西湖渔者
钱塘十咏 其三 浙江秋涛
元夕次陈尹子善韵
悬崖梅图
拟赋老子灯
张师夔思意图
为夏节题子昂画白马
送于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
画 其二 少陵诗意
次张行中见寄韵
送丁自南代祀嵩岳还龙虎山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竹石扇面
徐希杰二色梅图 其二
拟赋桃灯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