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郊居集句十首 其二

郊居集句十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苦厌繁机少适怀,相将游戏绕池台。

溪云杂雨来茅屋,堕蕊飘香入酒杯。

老去诗篇浑漫兴,眼前人事祗堪哀。全真养素安吾分,海柳江花次第开。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喜西征报捷

明代 卢龙云

几日西风急,风前送好音。西陲今已晏,大慑远人心。

蠢伊匪族类,豺虎而冠衿。豢养胡为者,反以助骄淫。

重关抱深箐,高垒倚层岑。兴言抗上国,宁知效献琛。

天子赫斯怒,流毒恐渐深。授钺开专阃,飞刍集羽林。

去年兴薄伐,行役至于今。摧坚纷冒石,执锐赴悬金。

哀猿听凄断,毒雾触阴森。暑雨无咨怨,从军但壮吟。

嗟彼辙中鳞,终焉归釜鬵。王师幸无敌,馀凶总馘擒。

一方久涂炭,若旱忽沾霖。还家悲喜集,月下再闻砧。

辕门将振旅,恩赉普颁临。献俘行赴阙,欢颂侈缨簪。

从兹遍柔远,无为用伐侵。垂衣受重译,薰风乐舜琴。

济河杂咏八首 其六

明代 卢龙云

高柳青全合,平芜绿更齐。渔舟依岸宿,不是武陵溪。

送贾中丞抚甘肃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饮马居延志复东,谁还五利策和戎。军声稍似平淮后,雪里人人识晋公。

新凉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乍见金飙下汉津,翛然爽气满庭新。不须避暑思河朔,渐有秋光照海滨。

舟中寒雨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水宿愁零雨,江寒傍客裘。川原犹万里,漂泊且孤舟。

不为资三径,何缘薄一丘。关心无限事,揣分愧宜休。

为陈勋卿题龙津藕花庄瑞莲

明代 卢龙云

灼灼芙蕖澹澹风,龙津毓瑞到芳丛。孤标秀引澄湖绿,双萼辉迎晓日红。

倚槛并怜娇欲语,淩波齐讶步逾工。閒居未尽濂溪爱,更有天香待汉宫。

五日同诸公观竞渡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天留霁色傍江开,画舸轻桡叠鼓催。渔父不知吟泽恨,楼船堪并济汾来。

风含兰气宜新浴,霞带蒲香入旧醅。傍晚榜歌听互答,舟前争道锦标回。

题莫廷韩所制兰竹图歌后

明代 卢龙云

幽兰与修竹,展图并堪悦。对竹俗虑消,握兰芳香发。

常与善人居,独持君子节。更忆长吟者,千岁字不灭。

感时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四野阴云蔽,狂飙暮凌乱。清露忽凝霜,卉木皆彫换。

扰扰锥刀子,营营等血汗。中夜起彷徨,持筹有遗算。

道路多苦辛,豺虎复为患。念此羁旅人,如何不长叹。

水西驿值雪初晴以公事留者数日

明代 卢龙云

雪夜孤舟傍水西,凝寒犹自恋衣绨。云开野色看逾净,石出江光望不迷。

祇以吏情淹客棹,几能公暇对诗奚。乾坤大有阳和气,次第堪收入品题。

送贾中丞抚甘肃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羽骑如林节制同,昆崙片石好铭功。远人亦自知文德,天马还令入汉宫。

送谢友可请假南归

明代 卢龙云

乡心长日念东山,渺渺仙帆不可攀。公府未须烦料理,讼庭偏爱有馀閒。

交游白下风流最,词藻黄初伯仲间。可道尚书期不顾,帝城花月待君还。

孙封君双寿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几年骢马旧皇州,北望层关紫气浮。椿护白云称不老,萱沾湛露号忘忧。

中朝尚许重班诰,东海应逢屡进筹。何用太行思狄相,尽教朱毂美南游。

周文学膺奖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吴楚东南际,贤豪本代兴。之子挺灵异,匹练应初生。

童龄擅芳誉,弱冠扬徽称。操瑟竟难合,明经待晚成。

遇我闽海曲,示我郢中声。训士力崇古,何嫌世俗轻。

游扬渐以广,乘时起令名。终当策高足,万里扬前旌。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四

明代 卢龙云

閒居水石差怡性,恋阙驺车又戒途。已愧朝阳冈上凤,漫随波泛水中凫。

考槃羡尔开三径,作赋令人重两都。康济并需岩穴士,先忧宁道只江湖。

人日三水舟中与两弟暨诸亲族言别

明代 卢龙云

几度乘春入帝州,最逢春早是今游。蓂开七叶同人日,水长三江自客舟。

笛里条风催折柳,尊前新雨谢盟鸥。临岐预问重携手,消息还应待好秋。

入京补谪奉老母暂居清源途中感述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候馆萧森旅思频,西风其奈倚闾人。凭谁共对忘忧草,坐见秋容次第新。

海虞十二景 其一 龙山带郭

明代 卢龙云

缭绕城边地,移来海上山。峰峦朝暮接,苍翠有无间。

紫气时环抱,白云长自閒。仙踪何处觅,蜡屐好同攀。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一 沙堤横玉

明代 卢龙云

长堤如带玉为堆,不减昆丘石洞开。似为明时徵海晏,川原随处效珍来。

寄答冯君奇

明代 卢龙云

月下开尊隔岁馀,岭头逢驿折梅初。书邮念我依庐岳,剑气烦君望斗墟。

赴陇鹤书南去暮,经年鱼素北来疏。尔家不用轻弹铗,代舍终看出有车。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