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黄用砺明府

答黄用砺明府

明代 卢龙云

倦游敢道息图南,白社诗篇癖自耽。天地风尘元易厌,渔樵生计也曾谙。

五湖新水供垂钓,三径閒云引盍簪。知尔玄言今既就,问奇谁复似桓谭。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八

明代 卢龙云

戚戚兄弟,念祖攸行。令仪令德,孰敢不经。夙兴夜寐,无忝所生。

自求多福,罔坠家声。

送金友玙归龙溪

明代 卢龙云

三十年前问蹇修,曾将名姓达荆州。曾缘卞璧初难遇,犹幸燕金晚见收。

当日挂冠人已远,此时倾盖义偏投。于公门第多馀庆,看尔扶摇九万游。

励俗诗

明代 卢龙云

缅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洁含贞,卓矣芳躅。慎修永思,不远而复。

视履考祥,前车戒覆。主善为师,终始不渝。时怀靡及,敢玩细娱。

毋荒毋怠,以步以趋。朝夕匪懈,动与道俱。如彼农亩,期于必获。

如彼梓材,岂徒朴斲。是蓘是藨,涂其丹艧。曾谓伊人,余反不若。

不若惟何,玩愒孔多。光阴荏苒,岁月虚过。克念则圣,力岂殊科。

中流一柱,实障颓波。

岁寒松柏图

明代 卢龙云

朔气能寒海上山,却留苍翠倚云间。时看舞鹤笙前下,长听栖乌月里还。

天泽九重承自远,霜标千仞渺难攀。休疑绿鬓年年好,柏实松苓总驻颜。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九

明代 卢龙云

草堂无事只科头,谁遣膏车赋远游。开径转应怜仲蔚,轻舟难复似王猷。

因耽薄禄居频卜,久识微名世共浮。明到蓟城春未晚,与谁觞咏散乡愁。

题小景八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斧斤入山时,霜高叶尽脱。日晚始还家,秋声振木末。

济河杂咏八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野色连长薄,河流划大荒。东南仰刍粟,由此达艅艎。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五

明代 卢龙云

忆昔分符海上城,寸心无日不悬旌。官同即墨宁干誉,政比丹徒却坐清。

拙宦久劳州郡职,汉庭多薄少年生。蛾眉渐老应销妒,启事何当辱鉴衡。

海虞十二景 其五 桧坛流月

明代 卢龙云

仙坛嘉树合,世远自齐梁。翠盖参天色,清阴碎月光。

干留孤鹤下,叶抱片云凉。直性终无改,灵根谅有常。

出京阻雨由潞河登舟

明代 卢龙云

积雨连城黯未收,冲泥何似问江舟。冲车柳外回纡径,倚棹鸥边濯远流。

畏日却无三伏暑,雄风先送二仪秋。刀头明月推篷见,散发披襟涤旅愁。

过宁远值王直夫公出不得晤语赋怀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闻君事结束,驾言入上都。述职趋王会,宁辞涉远途。

羡君居此邑,发轫骋良图。政甫逾期月,惠泽已全敷。

书生宰百里,黄白徯来苏。宁静希单父,恬淡等菜芜。

朝天类化叶,入境方治蒲。归来增秩后,夹道拥欢呼。

送周太学南归寿亲

明代 卢龙云

海国冬梅报早春,泼醅春酒傍花神。瞻云岭外归游子,爱日堂前寿大人。

马上天香浮彩服,狐南星耀照灵椿。承颜且美连枝会,待尔名扬更显亲。

海虞十二景 其三 七水横琴

明代 卢龙云

流水知音少,扬澜此地回。盈堤多细柳,遇腊有官梅。

七派潮声入,千厓淑气开。雍门今去远,何用使人哀。

张封君连赠廷尉

明代 卢龙云

祖泽贻孙奕世看,传经端不误儒冠。韦编易学曾三绝,纶诰貤恩并二难。

通德尚馀仁作里,无冤更羡法为官。阶庭兰玉应相接,总识天朝雨露宽。

舟中寒雨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寒风催改岁,阴谷待回春。旅鬓星星短,行厨日日贫。

室家携自累,僮仆转相亲。即道京华好,难忘旧隐沦。

方延客而公出走笔缓之

明代 卢龙云

相逢须放好怀开,已拟花前共举杯。束带又从尘里去,却邀明月待君来。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一 云洞藏春

明代 卢龙云

背郭晴云绕洞门,依然飞盖旧西园。四时卉木皆春色,最可留人倒绿尊。

赴谪益津留别诸亲友

明代 卢龙云

南陆循修景,朱明丽初节。恭承兹嘉丽,稽首辞帝阙。

行役本近疆,酌酒重为别。感往情内劳,抚今念悠结。

昔来冬始寒,风吹马前雪。及往春既徂,柳长堪攀折。

浓阴覆路蹊,芳草藉蹄辙。岁序如电奔,缅想愧时哲。

中心难具陈,薄宦良自拙。愿保崇兰姿,毋俾芳香灭。

送贾中丞抚甘肃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羽骑如林节制同,昆崙片石好铭功。远人亦自知文德,天马还令入汉宫。

送苏叔大之京

明代 卢龙云

万里朝天路,看君又北征。壮怀元自远,赋草迨今成。

春水孤帆渺,长天一剑横。江花明彩鹢,官柳变仓庚。

结伴担簦往,逢人倒屣迎。承家推玉树,诣阙忆金茎。

竞削三千牍,终偿十五城。陆沉怜我久,电逐喜君轻。

京国如相问,深山欲偶耕。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