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日同诸公观又渡二首 其一

五日同诸公观又渡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三年海上笑栖迟,又到壶觞五月时。又渡闾阎还楚俗,并游儒雅总吾师。

光添舞袖辟兵綵,红映酡颜续命丝。岁稔民间饶乐事,临流卮酒未应辞。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宿靖州江口寄怀陆郡丞

明代 卢龙云

风雨潇潇值晚秋,新寒入夜上衣裘。乱山四顾堪寥寂,旅舍孤灯感滞留。

昨暮管弦叨上客,今宵云树忆他州。会看前席归宣室,樽酒逢君续旧游。

答友人九日客中见怀

明代 卢龙云

九日秋光映远峰,每缘觞咏忆相逢。黄花节序家千里,浊酒乡心路几重。

东道却宜山色美,西园犹记露华浓。问君倒屣多容接,得似陶家三径松。

答康孟担

明代 卢龙云

忆昨相逢笑语温,那知此别正销魂。低眉自悔腰恒折,缄口宁誇舌尚存。

思过未开延寿阁,离群将署翟公门。远书谩带烟霞色,始信山林道愈尊。

寄寿姻家潘少临将军

明代 卢龙云

廿载儒冠事素王,厌从笔砚守青箱。请缨自许匡时略,授钺堪先结客场。

龙马精神看矍铄,麒麟勋业待腾骧。椿株未老誇芳桂,文武家声合并昌。

柳城勘荒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鸡骨频占欲满篝,可怜金石若为流。中朝定有蠲租诏,不解民间目下愁。

答高正甫郡伯

明代 卢龙云

离筵冬尽忆分岐,晚出翻惭早退时。清尚已耽香社隐,微名初附白云司。

莺花自美閒居赋,猿鹤偏教俗状窥。似尔著书深岁月,何人不慕子云奇。

题鹤南飞图寿陈勋卿

明代 卢龙云

图南羽翼出尘寰,矫首层霄未易攀。矫伴昔年游蜀道,笙吹何日到缑山。

九皋闻野风前听,千岁巢松月下还。谁解穿云调玉笛,苏仙文物正堪班。

恒心堂为周医题

明代 卢龙云

活世功多未易能,真心一点自堪凭。何须在处求仁术,圣训昭昭但有恒。

野泊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日暮且维舟,川原浩无极。宿鸟投深林,疏云过绝壁。

伫立暂彷徨,搔首空叹息。昨朝辞簿领,今晨远行役。

王事敢云劳,俛仰怀今昔。

枯桐行有序

明代 卢龙云

君不见定清寺里双高桐,疏枝直干拂苍空。迩时荣枯忽顿改,一株摧落淩霜风。

孤根未绝含生意,鬼神呵护知无穷。夜半高歌人不识,冥冥诧有嘘枯功。

生气从兹回地底,柔条嫩绿盘根起。翩翻翠叶大于盘,浥露含风姿更美。

看看渐与碧檐齐,高枝复有摩空势。物理由来不可知,一任玄苍而已矣。

世人得丧理亦然,安见浮生事事完。有时披雾青天出,有时急雨春风颠。

栽培但使灵根在,雪干霜标年复年。不因零落归山涧,会须千尺能参天。

送宪使刘公入觐

明代 卢龙云

宪府新开粤海隅,朝天旋复赋骊驹。小春物候菊萸晚,肆觐身先玉帛趋。

王事固应怀靡及,臣劳端不负长驱。依刘赤子心元切,秉钺重来望未孤。

辰沅道中五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谷口黄茅白雾,岩头绿树苍烟。山深禽语未识,时听抱叶鸣蝉。

清湖客舍

明代 卢龙云

历尽炎蒸万里途,喜逢此地是清湖。楼头纤月秋将半,天末凉风暑渐徂。

客路栖迟惭旅食,山家幽绝类仙都。休论雁断音书渺,且傍寒灯浊酒壶。

送韩孟郁春试

明代 卢龙云

清时难道少知音,入奏看君赋上林。吴苑未须怜紫玉,燕台元重结黄金。

由来乐地因名教,谁识华园足会心。鹦鹉才高堪自爱,壮图端不误朝簪。

月夜渡马江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一派长江接暮潮,半轮孤月出烟霄。江光月色兼天涌,有客中流独泛桡。

和清凉寺浴佛日听法

明代 卢龙云

丛林万绿雨中新,浴佛相传到此辰。净土金轮生色相,祇园宝座号天人。

翻经并拟归宗教,说法谁当悟后身。定久诸缘俱尽息,更于何地拂埃尘。

答右司马陈公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悠悠世事未全非,祖道都门亦共辉。负俗知难投众好,解嘲惭已入危机。

由来傲吏山林癖,不记长途心事违。却任浮云自舒卷,欲专丘壑遂初衣。

孙封君双寿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太丘门第庆偏长,喜见元方又季方。借问飞霜仍绣斧,何如起草近含香。

两都誉并臣劳懋,一日恩兼帝赉光。况是南山纷献寿,最荣双白照高堂。

曾泽卿侍御以东宫覃恩封其父如己官

明代 卢龙云

四百峰头旧结庐,承恩初下紫泥书。承传白兽添春酒,驾引青牛易鹭车。

桓典已闻推避马,于公能自应高闾。祥光夜夜瞻南极,总是前星映彩馀。

前有尊酒行为颜使君作

明代 卢龙云

日永晷渐移,午睡梦方觉。抱膝百虑婴,羁怀渺难托。

感君自高谊,一见等夙昔。握手共殷勤,吐论本肝膈。

儒雅亦吾师,笑谈皆莫逆。晤言安可常,相酬屡促席。

尊酒但复盈,客心胡不乐。人生贵适志,风尘徒役役。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