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逆宦伏诛次澄江公韵

闻逆宦伏诛次澄江公韵

明代 罗钦顺

元恶端宜具五刑,株连仍睹罢三卿。君臣有道终须正,天日无私本自明。

堪笑李斯空叹犬,若为冯道尚封瀛。中兴合在周宣上,一揽威权万国平。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游白鹿洞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断冈深谷少人行,逢著山花不识名。水满稻田群鹭下,林藏茆舍一鸡鸣。

儒冠夹道仪俱肃,石刻临溪字半明。追省旧游多漫浪,斯文今日最关情。

次信阳州

明代 罗钦顺

野树萧疏见女墙,沙滩清浅竞褰裳。城中宦达知多少,曾向南宫识二良。

送杨瑞虹亚卿谢病还蜀

明代 罗钦顺

昭代家声海内闻,两朝华宠职频分。两趋黄道依红日,俄向青山卧白云。

物理亦知无定在,襟怀聊与释忧勤。镜中玄发应难变,满拟重来更策勋。

游白鹿洞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肩舆晨发路逶迤,树老山深日上迟。古洞有名传白鹿,斯文无恙仰先师。

瓣香喜遂平生愿,遗刻贪寻绝妙辞。指点重劳贤别驾,不妨深酌更题诗。

送大司成鲁莲北改莅北监

明代 罗钦顺

南北山川总帝畿,贤劳那得谢驱驰。江涛滚滚风初定,燕黍芃芃雨载滋。

多学竟须归易简,时文先与变支离。临岐病眼分明在,不负清朝国子师。

途中忆长儿生朝

明代 罗钦顺

节过重阳候欲迁,桑弧曾忆手亲悬。承家要是身先立,细数今年是立年。

金陵官舍四首次郭价夫司业韵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剩有论文乐,兼存玩物娱。万形皆至理,一贯乃真儒。

习习传天籁,亭亭耸德隅。岁寒吾与汝,那肯向炎趋。

次庆都

明代 罗钦顺

深池流水出山长,公馆高槐荫女墙。题壁自惭非作者,端居谁信发天光。

学古楼歌

明代 罗钦顺

屈指今年四十五,一事无成心独苦。北斗那得挹酒浆,东风正好亲农圃。

家住西冈地颇幽,门前屋后多平畴。一溪流水去无路,四面青山来入楼。

楼名学古浪标榜,古人实学今谁讲。旦旦趋庭奉起居,时时静坐聊存养。

此心存久还自灵,中和无物如有形。几微极处通天地,呼吸之间具典刑。

平生谩抱区区志,途长力薄愁难致。荏苒如今作弃材,悠悠宇宙非吾事。

学成假使遂行之,要见黎民饱暖时。可能学古楼中坐,妻子啼号付不知。

以兹农圃端须学,黄牯价平添一脚。且种山田且读书,菜羹满釜浑家乐。

次韵寄二弟并自述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奉亲堂上是安居,春酒杯长日自舒。春向园林成独乐,不知廊庙富新除。

读残帝典孤灯在,参透禅机万象虚。药笼秖今多国老,閒身聊寄老翁壶。

次徐太守登快阁韵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户牖凭虚次第开,喜看春色上蒿莱。香凝便坐遥山合,风动高旌过鸟猜。

咏物思深浑脱洒,怀贤心苦重徘徊。宁知父老瞻依切,愿倒双江作寿杯。

题双鹤图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雨霁秋江净晚汀,凭高一望野田青。閒来不用看图画,好构城南放鹤亭。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江汉秋风日夜清,一壶聊对菊花倾。人心自有光明处,变化无端是五行。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伊洛渊源世所宗,高谈性理半雷同。若无上蔡除根力,远隔程门一万重。

妹夫萧时肃与其兄时坚携酒邀余晚游休笑庵

明代 罗钦顺

才到城来便觉忙,共寻芳草趁斜阳。高讴潭净遥山合,休笑庵深翠竹凉。

扫地开筵情转洽,倚风怀古兴偏长。斯文此会应难得,后夜相思月满梁。

送学正萧乃禛同考应天事毕还定庠

明代 罗钦顺

秦淮西畔棘闱深,夜烛晨光最苦心。自信吹嘘遗朽木,总知淘汰得精金。

儒门谱谍端能继,客路风霜亦惯禁。此去三鳣佳兆恊,再从天上叙乡音。

送少司寇戈公赴京

明代 罗钦顺

早从周道骋华骖,阅历年深事事谙。诸老共推心德一,两都更践法司三。

时须寿考天饶健,人惜暌违酒要酣。王国灵长端有赖,登仙羞听鄙夫谈。

公馆即事

明代 罗钦顺

庭前高树欲凌云,扰扰昏鸦漫作群。明月满天人已静,数声犹向梦中闻。

吴白楼重修清风亭有述次韵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竹色青疑上采椽,蓊阴凉可玩遗编。诗成每向花前酌,酌到梅花又一年。

杨恒叔以母老求去诏进太仆少卿以宠其归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徵书暂起陶园主,祖道荣归仆寺卿。京洛风尘从此出,哲人心迹到头清。

鸥迎钓艇添新伴,客闯诗坛续旧盟。乐事剩于谖背取,傍花啼作小儿声。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