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胡伯珩都宪入贺尊号礼成

送胡伯珩都宪入贺尊号礼成

明代 罗钦顺

刚拂行尘又送行,蝉鸣高树已秋声。蝉华尽仰中丞贵,嘉会欣逢大礼成。

喜动天颜荣昼接,养隆慈极副葵倾。晚风凉月过从地,尊酒从容话两京。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陈秉衡刘

明代 罗钦顺

酒酣乘兴却登楼,千里湖山豁醉眸。风挟霜威侵骨冷,梅将春意与心谋。

绣衣爱客成佳会,彩笔题诗纪胜游。后夜孤舟明月里,顾瞻南斗思悠悠。

汪石潭分惠新酒兼侑以诗依韵走谢

明代 罗钦顺

寒欺吟笔硬如柴,邻瓮分沾一笑排。邻鬲便疑生羽翰,赏心何必论官阶。

方传内署名难拟,韵洽同年乐每偕。银烛煖光摇醉眼,报章题就漫称佳。

和答杨司训先生

明代 罗钦顺

芹泮香风十载闻,故山归早亦殊恩。春来每自添诗债,酒罢同谁卧竹根。

台省备员遥庆我,篇章传世竟输君。因风报李还西望,云树参差日未昏。

罗二守复携酒送至新闸

明代 罗钦顺

云树十年多少事,画船尊酒故须深。那堪又作匆匆别,明日今宵两地心。

次韵睡起答何中蒙赵元默二举人

明代 罗钦顺

雨中江柳乱毵毵,午枕知君未肯贪。午里珠还南海椟,一般青出白沙蓝。

心游物表风斯下,坐到更深月正南。巾帻依然尘不染,苍头犹进晓盆泔。

庆季弟新居落成用仲弟韵

明代 罗钦顺

新构峥嵘与世更,宋朝遗址尚依城。地灵总信人须杰,心远从知梦亦清。

春酒日长花剩发,晓檐风细鹊双鸣。百年事业无穷在,一善何妨取卫荆。

途中见野菊盛开有感

明代 罗钦顺

荻篱黄菊手亲栽,预拟清香溢寿杯。庭献迹遥怜野摘,马头三嗅独徘徊。

学古楼歌

明代 罗钦顺

屈指今年四十五,一事无成心独苦。北斗那得挹酒浆,东风正好亲农圃。

家住西冈地颇幽,门前屋后多平畴。一溪流水去无路,四面青山来入楼。

楼名学古浪标榜,古人实学今谁讲。旦旦趋庭奉起居,时时静坐聊存养。

此心存久还自灵,中和无物如有形。几微极处通天地,呼吸之间具典刑。

平生谩抱区区志,途长力薄愁难致。荏苒如今作弃材,悠悠宇宙非吾事。

学成假使遂行之,要见黎民饱暖时。可能学古楼中坐,妻子啼号付不知。

以兹农圃端须学,黄牯价平添一脚。且种山田且读书,菜羹满釜浑家乐。

庆欧阳碧溪六十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深巷閒门取自怡,屡烦当道驻旌旗。才如太白名偏著,赋埒扬雄字总奇。

花甲荐更新岁月,柏台犹仰旧威仪。诸郎继武浑能事,此去恩波未有涯。

次刘家隔

明代 罗钦顺

复渚重湖接汉川,刘家名隔是何年。南来北去寻常事,树杪风帆后或前。

送郭正学太守之辰州

明代 罗钦顺

画舫南来日几程,眼前华宠见双旌。宜民岂乏循良政,折狱曾留敬忌名。

溪绕旧封蛮路合,砂登新穴贡函盈。临岐重忆当家事,人境还看竹马迎。

试六馆诸生喜而有作

明代 罗钦顺

夙正衣冠坐讲堂,载歌棫朴兴洋洋。碧梧日上群英合,丹桂风行六馆凉。

野马荡回周礼乐,春蚕缫就汉文章。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

庆廖晴山太守八十寿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三纪贤劳鬓有霜,恳辞符竹便还乡。恳游转觉朱轓贵,林卧偏怜白日长。

老圃寒花随意采,南山晴色捲帘当。从知鼓缶歌能壮,春酒如泉客满堂。

送金司训致仕还镇江

明代 罗钦顺

经阁新成坐有毡,讲馀归兴忽飘然。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閒愁挠夜眠。

奉和大人示喜之作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山明水莹西冈里,日暖风和久大堂。老父自应多受福,诸儿都幸略成章。

才惭吏部缨能濯,识可银台佩合扬。海道书回仍有献,寿筵珠玉烂辉光。

成国朱公奉使安陆恭上兴献帝册宝

明代 罗钦顺

奉明园树九重心,目极南云思不禁。目册尊亲昭盛典,上公衔命惕冲襟。

花迎使节晴川丽,风引香烟晓殿深。登荐礼成归奏早,开筵应出赐来金。

送刘文焕宪副提学福建

明代 罗钦顺

十年声价重朝绅,三世衣冠一味贫。明陟乍辞丹凤阙,昼游先慰白头亲。

豺狼道路风霜旧,桃李门墙雨露新。未觉离筵怀抱恶,士风从此定还淳。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 ...

明代 罗钦顺

围棋决胜苦,回首李阳河。一鸟过江没,片云遮日多。

荻苗风里净,渔艇浪中俄。囊橐今垂罄,蹉跎可柰何。

瀛洲雅会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

明代 罗钦顺

黄花对酒胜春游,瓮里蒲萄肯换州。谐谑有时成故事,行藏无处著人谋。

病躯每忆三年艾,长楫终轻万里流。琼玖木瓜浑不类,向来诗句若为酬。

内子生朝

明代 罗钦顺

花吐高葵日正长,草深幽砌独焚香。浮生苦被虚名累,仍向天涯忆孟光。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